●工聯職安健協會促請政府重新審視安全管理制度。左起:周思傑、葉偉明、郭偉强。

一個月5宗奪命工業意外 安全紀錄盼列發牌招標條件

上月先後發生5宗致命工業意外,工聯職安健協會昨日與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舉行記者會,促請政府盡快徹查意外成因,檢討現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落實各項整改措施,協會建議修例釐清各方責任,以及將安全紀錄列為發牌和招標標準,安全紀錄會左右從業員或承辦商續牌或承接標書的機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在昨日記者會上表示,該會對上月連串工業意外深表哀痛,顯示業界現時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存在問題,需要檢討現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釐清各方責任。

「地盤現時發生意外時,勞工處只會發出『停工令』用以警告承建商,甚少對違規的工程管理人員作出處罰。事實上,施工中不論工程人員及管理人員的職安意識同樣重要,施工期間工作人員有否確切執行應有程序,對防止意外發生非常重要。」他說。

未設發牌制度 安全留隱患

周思傑認為,有部分工人不太了解工地的機器性能,管理層亦有責任評估工程的風險,以及聘請地盤管工監工等,這是環環相扣的關鍵因素。以操作升降台為例,有從業員會輕視相關操作,部分更只曾接受10分鐘訓練,加上未有發牌制度,成為安全隱患。

工聯職安健協會副主席葉偉明指,上月初一周內連續發生3宗奪命工業意外,相隔不久更一日內連續出現兩宗致命意外,顯示問題非偶發性,協會曾約見勞工處,提出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問題。

他建議在發牌及招標時必須考慮職安因素,以發牌為例,除了考慮承建商的財政狀況及技術能力外,亦要審視其安全紀錄,包括董事及管理人員是否均具備合適安全管理資格,以及過往的工程有否違規紀錄等,以評估是否應發牌予相關承建商負責工程。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顯示,有工人於觀塘安達臣道一個施工地盤,將建築廢料從高處擲下,雖未造成傷亡,但其行為缺乏職安意識,政府應對相關人士提出檢控。

郭偉强建議參考內地制度

工聯職安健協會顧問、立法會勞工界議員郭偉强建議,參考英國建築設計及管理規例,及內地「三同時」制度,制定類似制度釐清工程中各方責任。協會認為在工程中除施工人員外,發展商、承建商、設計人員、管理人員、工作人員等每一級均需對安全負上相應的責任。

「如發展商不應提出一些不合情理及不符合安全的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築物時,除考慮建築物的外觀,應加入安全保障的元素,確保施工過程中及日後維修保養時工人的安全,減低意外發生機率;工程負責人要履責提供安全措施及適合的安全器具;而工作人員有責任遵照管理人員的安全指示下工作。如果有人被證實工作過程中未有盡職,即需為此而負責,嚴重者甚至應被判處監禁,以此加強阻嚇性。」他說。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認為,勞工處有必要盡快調查各事故成因,向大眾公開意外調查報告。同時,政府亦要加強職安健方面的培訓及教育,建議將職業安全教育納入中學課程,從小加強市民的意識,同時加強規範地盤入職訓練及每日安全簡報提醒。

「有時工人因僱主或管工的要求趕工,導致未有足夠時間去觀察工作環境安全,所以制訂合理施工期實屬必要。現時有部分公司,會在早上為工人安排10至15分鐘的現場操作訓練及安全簡報提醒,我們建議政府可大力推廣。」周思傑又認為,政府必須設立工人報告安全隱患,包括改善建議等獎勵機制,參考內地安全生產法,對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僱員給予獎勵,加強監督,建立重視職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