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京張鐵路修成時,詹天佑(車前右三)和同事的合影。 資料圖片

詹天佑(1861至1919年)出生於廣東南海一個沒落的茶商家庭。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僅12歲的詹天佑作為中國第一批官辦留學生赴美留學,光緒七年(1881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他的畢業論文題目為《碼頭起重機的研究》。詹天佑回國後,分配到福州船政學堂學習駕駛,學成後派往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任砲手,1884年於馬尾海戰中扺禦法國軍艦,戰後調入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詹天佑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才有機會從事研究鐵路建設事宜。

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開始考慮興建京(北京)張(張家口)鐵路。消息傳出後,英國和俄國分別脅迫清政府,爭相擔任總工程師,雙方相持不下,清政府不敢得罪任何一方,與兩國達成協議,不用任何一國的工程師,由中國人獨自建造和管理京張鐵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成立京張鐵路總局和工程局,任命陳昭常為總辧,詹天佑為總工程師兼會辧。當時英、法、俄、美、德、日等國政府和工程師均認為中國一方面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又缺乏技術和人才,加上北京至張家口地形極之複雜,各國都不相信中國人有能力設計和建造京張鐵路。

1905年10月2日在各國商討一致下,京張鐵路正式動工興建。詹天佑不僅要監督施工質量,解決施工中的疑難問題,還要為撥款經費、徵地等事宜奔走,其中的艱辛和困難可想而知。

八達嶺隧道減坡度過天險

為了隨時了解工程進度,及時解決施工難題,詹天佑把總工程師辦事處移至南口,全力以赴攻堅京張鐵路的關鍵之處,即南口至岔道城路段。在這一階段施工中,詹天佑採用中距離鑿井四面對挖法,高質量開鑿了長達1,145公尺、當年聞名世界的八達嶺隧道,採用折返線的方法,在青龍橋鋪設人字形軌道,減少坡度。並且採用兩台機車前拉後推的方法,使列車安全順利通過八達嶺天險;又使用先進的自動掛鈎,提高列車安全運行的保險系數。這些發明創造的靈活結合,不僅是當時鐵路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也啟發了後人。

在建造京張鐵路的過程中,詹天佑採用分段施工、分段通車的辦法,不僅可以利用建好的路段運輸施工器材,加快工程進度,減少工程費用。列車所用煤炭均由沿途所經的雞鳴山,新保安山兩礦供應,節省了不少運費。

1909年9月京張鐵路全線建成,十月二日在南口火車站擧行了隆重的通車大典,各國公使領使和工程師也出席觀禮和祝賀,對於中國能夠自行設計和建造完成高水準的京張鐵路大為讚賞。 京張鐵路全長273公里,沿途設十六站,在詹天佑的主持下,全部工程歷時四年,比原先針計劃提前兩年建成通車,在中國和世界鐵路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現今,中國鐵路網已經覆蓋全國各省市和自治區,不論新疆塔里木大沙漠,還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都有鐵路貫通穿越。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70年代,中國已幫助非洲的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建成當時舉世矚目的坦贊鐵路。

近年,不少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老撾、巴基斯坦、哈蕯克、吉爾吉斯斯坦、巴西和尼加拉瓜等都邀請中國協助及投資建造鐵路,其中印尼首都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已經於2023年10月建成通車。中國現正籌劃興建中老(老撾)泰(泰國)鐵路及中吉(吉爾吉斯斯坦)烏(烏茲別克)鐵路,今後我們對世界鐵路事業的貢獻必會愈來愈大。

●緩圓(資深中學中史科中文科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