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為研討會和講課的關係,在武漢匆匆過了兩日一夜。李白說「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確,有了高鐵,早上從香港出發,中午就到達武漢,千里彷彿就在咫尺。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嘗嘗當地特色美食,這才不免我「吃貨」之名。因此,我甫一到埗,便叮囑我的學生,千萬不要遷就香港人口味安排粵菜,更不要安排變了樣的楚菜,我要吃的,是正宗的楚菜。
楚菜,即是湖北菜。雖然它不屬於所謂「八大菜系」之一,但其口味卻不比這八個菜系遜色。畢竟,湖北本就是「九省通衢」,人來人往,商貿繁盛,飲食水平自不可能低,所以近年來楚菜備受大眾認同,與「八大菜系」齊名,號稱「十大菜系」。諸多楚菜菜餚之中,我最愛蓮藕類菜式。無論是蓮藕排骨湯還是藕夾我都很喜歡,而這次,學生安排我嘗嘗「荊州藕丸」。
荊州藕丸「吃藕不見藕」
荊州藕丸,光是名字就頗有歷史感。愛看《三國演義》的我,一聽到荊州,就馬上聯想到那場奠定三分天下之勢的戰役——赤壁之戰。可惜,這次行程太緊,所以只能留個遺憾。說回荊州藕丸,傳說是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途經洪湖(今由荊州市代管)時,當地州官為了討好天子,便要廚師們拿出看家本領,讓天子「吃藕不見藕」,於是這道以豬肉和蓮藕為主要材料的菜式應運而生。
不過,話說回來,江南各個菜系之中,無不有個三四道「乾隆限定」,似乎,乾隆跟魯迅一樣,但凡解釋不了的來源和傳說,都會張冠李戴到他們頭上⋯⋯
荊州藕丸的材料並不複雜,主料只有蓮藕和豬肉末,配料則是青葱、薑和雞蛋,而調味料也只有鹽和白胡椒粉。洪湖作為蓮藕主要產區,蓮藕的質量自然不差。在我心中,蓮藕是「爽脆」比「粉糯」好,因為能夠為本來軟糯的豬肉末,帶來一點像脆骨的口感,同時也凸顯了蓮藕的存在感。記得,「黑白大廚」裏米芝蓮三星主廚安成宰曾說過「炸的東西,無論如何都好吃」,所以這道油生炸出來的荊州藕丸沒有理由不好吃。
荸薺是「粕丸」爽脆秘方
無獨有偶,類似的菜在福建也有,我家鄉詩山(今屬福建省南安市)就有一道詩山粕丸。「粕」是閩南語詞彙,意思是「指物體被壓榨過後,失去水分的殘渣」(《台灣台語常用詞辭典》);「粕丸」大概就形容這一種油炸肉丸的質感。詩山粕丸的主料只有豬肉末,然後加入拍碎的荸薺(馬蹄)和切碎的紅葱頭。不要小看荸薺,沒有它,就沒有爽脆的口感;而紅葱頭,更是我們閩南菜的「靈魂配料」。至於調味料,除了基本的鹽巴外,還得拌入五香粉,以及閩人最愛的蕃薯粉,增加粕丸的黏稠感。所有材料都拌勻後,就捏成乒乓球大小的肉丸。最後,沾滿蛋液後,就放到花生油裏炸。
其實,類似做法的丸子許多菜系都有,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葉德平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化傳承教育與藝術管理榮譽文學士」課程統籌主任、「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副總監,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