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最近沒那麼熱了,似乎終於回到可以吃火鍋的季節了。小時候父親帶我們去大牌檔,冬日多數會點「生鍋」,有別於現在火鍋店一碟一碟地分開上桌,那時吃「生鍋」,店家會把各種火鍋食材堆疊成小山,下墊粉絲,用一個巨型的橢圓形碟子盛着拿過來。
後來,香港經濟環境逐漸變好,大家都不吝嗇電費了,於是就開始過上大開空調、大吃火鍋的日子。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太子有一家火鍋店叫 「春秋」,後來又叫「春夏秋冬」,大概也是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火鍋之意。
體現古人喜食應季食物
《論語·鄉黨》記載了孔子「不時,不食」的飲食守則,意即不到該當吃食的時候,不要吃。食物當然是當造的時候最好吃,冬天的蘿蔔最甜,夏天的蘿蔔會有苦味;夏天的西瓜最好,轉涼以後就淡了。當然,現在種植技術提升,又有溫室設備,要找到非當季食材,好像也並非難事。況且,現在冬天想吃荔枝的話,罐頭也是有的。
古人是否真的不時不食呢?閱讀李舒《皇上吃什麼》,我們會發現其實未必。就滿清貴冑而言,跟隨二十四節氣和節日吃應節的食物,是一個很強的傳統。例如,他們會在立春前一日吃春餅,在元宵節吃元宵,穀雨時用鮮摘的榆樹果實製作榆錢餅。日本京都老舖的和菓子常被認為特別有「季節感」,能讓人感受四時的變化,其實說起來,大抵就是中國古人的日常。
乾隆是火鍋迷 四季三餐吃火鍋
不過,說到火鍋就是另一回事了。根據李舒的考察,乾隆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火鍋迷。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乾隆一共吃了二百多頓火鍋,開春的早上吃燉酸菜熱鍋和鹿筋折鴨子熱鍋,初夏吃山藥鴨羹熱鍋,入秋的早飯有燕窩蔥椒鴨子熱鍋,冬至當日甚至一頓飯連吃三道火鍋,材料分別是雞、羊肉和口蘑。
換句話說,除了一年中最熱的三個月,乾隆帝不是在吃火鍋,就是在準備吃火鍋的路上——而且特別喜歡鴨子。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我們還可以看到清宮的掐絲琺瑯花卉紋火鍋。不過,乾隆吃火鍋,似乎大多是先放食料進去,再在鍋裏熱着,比較像現在的東北酸菜白肉鍋或廣東羊腩煲,而不是港式把食材在湯底裏分開涮燙的「打邊爐」。
●郭詩詠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