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日通過「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議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在香港特區立法會昨日大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提出「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議案,在經吳傑莊、蘇長荣、李浩然、梁美芬修正後,議案獲得通過。多名議員認為,要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向前,提升社會發展動能,建議特區政府建立第三代互聯網等全新產業,善用科技進一步解決房屋問題等。

立法會昨日就「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議案展開討論,共42名議員分別就房屋、醫療、扶貧、教育、安老、就業、改善鄉郊居民生活質素、經濟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期望為排解民生憂難,增加市民幸福感出一分力。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及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在會上聽取各位議員的意見並回應。

江玉歡在發言時表示,議案措辭中提到三個關鍵詞:改革、社會和凝聚力。積極科學、與時俱進的改革措施,可以促進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多方面高效發展,促進公眾和政府之間形成相互信任的關係,最終實現和諧社會。

同時,社會良好的凝聚力對改革高效推進起到積極有力的作用,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成功的改革離不開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她強調,香港社會需要在保持其獨特優勢的同時,通過政策創新和社會治理改進,解決基層生活和社會福利問題,從而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穩定性。改革、社會和凝聚力,三者不應單獨存在,而應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

吳傑莊發言時建議,特區政府要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的地位,進一步強化及鞏固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以及要配合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香港建立全新產業,如特區政府今年推動的第三代互聯網等。

有議員對政府在解決房屋問題上大刀闊斧的措施表示支持。李鎮強進一步建議政府可善用科技,進一步解決房屋問題,如透過入境處索取大數據,了解公屋住戶的離境紀錄,或考慮在公屋的水電錶增設閘位,辨別公屋住戶是否沒有使用或過度使用水電,全方位做好巡查工作,從而解決濫用公屋的情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

關注醫療改革 提高私院收費透明度

有議員則關注到醫療體系的改革。陳沛良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探討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諮詢業界及立法,更加具有標誌性意義。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參考及推廣中文大學醫院定價收費機制,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令醫療收費更加客觀、合理、透明及全面,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應對醫療通脹,強化私營醫療角色並提升質素效益,長遠推動本港醫療生態體系健康發展。

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到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郭玲麗認為,特區政府要為高技術人才移民建立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制度,完善來港配套,包括人才家屬來港政策、住宿配套、子女教育問題,讓香港成為了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動DSE國際化及發展「留學香港」品牌,未來甚至可能進一步將本港打造成世界聞名的「教育港」。

孫玉菡回應表示,特區政府會善用三中全會《決定》的契機,繼續推動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着力提升社福、房屋、醫療等民生領域的工作水平,為市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