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44歲姓林搭棚男工前日在土瓜灣馬頭角道工廠大廈天台外牆拆棚時,懷疑狗臂架鬆脫而飛墮平台身亡,遺下一對年幼子女,包括8歲的兒子及4歲的女兒。死者遺孀昨日指,丈夫為家庭經濟支柱,即使她自己有做兼職,但由於上有高堂,下有一對年幼子女需要供養,加上要處理丈夫喪事需暫時停工,對未來生計感到徬惶無助,連籌措殮葬費用亦有困難。工會希望社會各界可施以援手渡過難關。據了解,死者因從事高危搭棚工作難買勞工保險,工會促修訂法例強制開工前通報包括是否有買保險等工程詳情。
昨日上午10時許,死者妻子及其胞弟到葵涌殮房認屍。其後,林妻帶同子女與多名親友返回意外現場路祭。儀式由道士帶領下進行,親友在現場擺放生果、燒味飯、茶酒等祭品,後手持線香進行儀式,眾人均神色哀傷。
林妻受訪表示,她與丈結婚10年,育有8歲兒子及4歲女兒,丈夫從事棚架工作逾20年,是家中經濟支柱,她負責照顧家庭。由於有長輩需要供養,她日常做兼職幫補家計。一家四口早前獲派元朗公屋單位,已付裝修費訂金,但丈夫突然離世,一家人未來生活陷入困難。
據了解,由於有關工種涉及昂貴的保費,死者任職前公司時並沒有為他購買勞工保險。兩年前,他和朋友合夥經營搭棚公司,並以「受薪董事」身份承接工作。意外發生後,公司負責人亦有與林妻聯絡,但她情緒未能平伏,故未有深入了解跟進安排,「都是等遲啲再算,因為𠵱家自己唔想太多嘢去諗。」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副理事長、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表示,現時業界主要向聯保計劃管理局投保,而搭棚工人主要為地盤的承建商或者小型工程公司工作,前者一般為整個地盤各項工種購買勞工保險,所以搭棚工人能夠受到保障,但小型工程公司甚少為搭棚工購買勞保,原因是保費太貴,「一名搭棚工人每日嘅保費,係工人日薪約58%,如果佢日薪大約2,150蚊,每日保費就係1,250蚊……每年保費更高達12.5萬元。」
他指出,不少小型工程公司為爭生意,經常以低價承接工程,倘若加上保險費,競爭力會大減,所以不少公司並不會購買保險。部分公司甚至向物業管理公司或保安員出示不屬於自己的保險文件,以證明搭棚工有勞保可以開工,「業界好多人影印自己嘅原始保險文件,然後賣畀其他人……通常呢份文件全英文博人唔識英文可以瞞天過海。」
工會促修例強制開工前通報
何炳德建議,工人在搭建懸空式竹棚架前向勞工處通報,「話畀佢聽係咩樓咩室做工程,有冇做安全措施,保費幾多……有問題職員會查。」不過,有關通報屬於自願性質,他促請勞工處修改法例,所有工程公司及承建商展開工程前,都必須進行通報,加強監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