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22名選委、16名立法會議員及超過70個社會團體及人士組成的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近日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成立跨部門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發展中醫藥特色文化旅遊,扶持傳統中藥飲片,優化中成藥註冊法規,促進本港中醫專科發展及規劃中醫師培訓,推動中醫藥文化等。●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
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發起人兼召集人黃炳逢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們正在推動中醫藥特色文化旅遊,作為拚經濟的新方向,建議政府協助籌建香港第一所具規模及國際化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吸引世界遊客,同時發掘中醫藥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闢「中草藥園地」,積極發展相關餐飲及零售服務,與內地城市開展一程多站的中醫藥文化旅遊合作。
聯席會議建議特區政府成立跨部門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由特首親自領導,以加強中醫藥的跨部門協調和政策推動。
冀港設中藥材檢測認證平台
聯席會議意見書提到,近年來傳統中藥飲片的使用逐漸減少,建議政府扶持傳統中藥飲片,讓中草藥標準與產業及供應鏈接軌,配合國家中醫藥出海政策,在香港建立中藥材檢測認證平台,建立共享中央中藥房及相關供應鏈,通過建立及強化中藥檢測認證標準及制度,讓香港的中草藥及飲片銷售重新振興。
聯席會議認為,香港應配合國家對於經典名方的發展和應用,包括經典名方的二次開發研究,加強中醫藥技術創新,同時優化中成藥的註冊制度,以加快審批流程,並與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藥物監督管理制度對接,從而促進中醫藥的發展。
聯席會議意見書並呼籲政府支援本地中醫團體,整理中醫名家的特色診療技術,建立院校教育以外的師承制度,同時規劃中醫師的培訓計劃,建立恒常的初級中醫師在職培訓機制,以促進中醫的傳承和發展。
隨着各院校大力弘揚中華文化,聯席會議認為,擁有中華文化傳統的中醫藥是非常值得推廣的項目,建議特區政府通過教育課程將中醫藥納入中小學的STEAM教育,提升社會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與重視,推動中醫中藥生活化,同時考慮建立中醫藥人才階梯,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才生態圈,支持中醫藥的全面產業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