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時晴》融合舞蹈與書法。
●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
●舞作用上動作捕捉技術,舞者用身體展現書法氣韻。圖為香港舞蹈團首席舞蹈員王志昇。
●舞作探索舞者身體的表達極限。

香港舞蹈團即將呈現由舞團藝術總監楊雲濤所編導的舞作《快雪時晴》,從書聖王羲之的數個手帖入手,融入現場音樂與多媒體水墨影像,以當代手法展現舞蹈與書法相融相通的美學意蘊。此節目亦被選為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演博節目」之一,屆時將在中外觀眾面前展現獨特的中華文化之美。

結合舞蹈與書法,在舞蹈舞台上並不少見,但對於楊雲濤而言,書法是起點,是通道,卻並非目的地。舞作所要展現的,不是舞者用身體模仿書法的筆畫,而是在書法的美學範式中挖掘靈感,從而探究蘊藏在身體中的流轉氣韻。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香港舞蹈團提供

「從創作者的專業角度來說,想要了解東方,不了解書法,或者意識不到書法的美的話,很可惜。」2012年,楊雲濤曾編創《蘭亭·祭姪》,從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與唐代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入手,用舞蹈探尋中國書法藝術的抽象美,舞作後來獲得2013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舞蹈製作」。回頭看,他笑說自己那時乃是「不知天高地厚」就闖入了書法的世界,憑着無畏的創作衝動,「盡興了一把」。直到今天,楊雲濤看書法,仍如仰望蒼穹,只覺浩瀚難以名狀,「到今天也不敢說自己很懂,但對它的那一種熱情,從來沒有改變過。」

武術訓練改變身體質感

這次選擇從《快雪時晴帖》等手帖切入,再入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世界,楊雲濤透露,其中重要的契機,是覺得舞團舞者的身體質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從2018年起,香港舞蹈團展開了名為「中國舞蹈與中國武術之交互研究與成果呈現」計劃,舞者通過學習與練習武術,打破肢體表現的慣有範式,追尋形與意的共融合一。計劃的階段性成果後來展現於舞作《凝》中,其中選段《靜聽松風》一舉斬獲第13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獎,是香港舞作之首次。

「一直做武術的訓練,讓我們的身體具有了非常明顯的特質。」楊雲濤說,「以前我們不是很清楚自己身體語言的類型,因為除了民族民間舞外,我們也接受芭蕾的訓練,芭蕾的審美帶來的影響很大。我們身體的特質在哪裏?武術訓練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談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審美,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而要有實際的行動。經過六七年的武術訓練,舞者的身體語言越來越能擺脫西方審美體系的限制,而更加靠近東方審美的意趣。身體質感脫胎換骨的這一刻,他覺得是時候再進行一次融入書法的創作。

越純粹 越豐富

「我越來越覺得舞蹈是一種肢體語言,一定有一種表現形式和獨立性。」楊雲濤說。然而在傳統的舞蹈作品中,當抽離了音樂、戲劇元素,拿走服裝、角色、主題等,舞蹈就仿似頓失依仗,「很難靠得住,好像什麼都不是了。」對楊雲濤而言,武術訓練就是為了回歸初始,去探尋肢體本身的存在感。「當我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我剩下的是什麼?這也是我發現,像書法,它什麼都不靠的,就是一種線條的安排和組織。當然它依附在文字上,但當它發展到行書、草書時,文字的承載也慢慢消失了,大家不以看懂它的內容為目標。它終極的表現形式是脫離所有的,就是單純的線條的組織。」

楊雲濤感嘆道,形式上越單純的東西,越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當一種表現形式去到一種極致的時候,卻能產生最大的想像力,這就是書法,「是傳統文化最高的一種表現形式」。西方的很多藝術家窮其一生在尋找的抽象形式、純粹表現,在千年前的東方已經出現。「線條的交織、扭轉;緩、急、停;頓、點……都讓你感受到一種情感。這情感怎麼來?通過速度、力度——你的呼吸跟隨着它。」

從書法的意象世界中,楊雲濤好像找到了舞蹈得以依仗其自身的「獨立性」,「推動着我們舞動身體的,是背後的情感和情緒。當這種情感和情緒不再依附於某個角色、某段音樂來表達的時候,才真正讓大家感覺到身體的能量。通過書法去呈現這個,是很好的手段。」

融入音樂與影像 打造沉浸式體驗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寫給友人張侯的一封信,若用舞蹈去呈現,講述背後的故事似乎是很慣常的選擇。但楊雲濤無意展現手帖的歷史與內容。「我永遠想要表達的是我自己和書法之間的關係,和這個帖之間的狀態。我會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要選它?講它?我對背後的故事不太感興趣,那不是我的故事。我和它之間更重要的,是它豐富了我,改變了我。」

他嘗試將書法作為創作的起點,以及靈感的來源。讓舞者們看線條的走勢起伏,再通過呼吸、動作,尋找氣韻流轉的方式。「沒有氣韻的身體,無法呈現書法。現在的這波演員,最少有2至3年,最長有6至7年的武術訓練的底子。他們對氣沉丹田、圓、中國的氣息的運用等,幾乎是通了。我這次專門找來一個太極師傅,教他們打太極。太極最講氣,而氣,是所有中國傳統藝術的出發點。」有氣才有韻,韻是東方文化對節奏的表述,「這個節奏是活的,是根據氣來流轉的。所以對我來說,要找到氣的所在。跳舞而言,東西方最大的區別,就是要感受到那種氣場。西方很『實』,東方則不是。」

在他看來,太極通過身體的一套運行機制來感受「氣」。外界的空氣,內裏的呼吸,藉由動作,流轉合一。「芭蕾舞訓練就不大是這樣,永遠是劃破空間、打亂空間,甚至佔領空間。中國的舞蹈則是和氣韻共存,讓這個氣韻帶着你走。」

於是整個舞作所呈現的,不是主觀地模仿文字,將書法寫出來,「反而是理解,想像那一筆是如何寫成的,再用身體將它放大。」楊雲濤說,「本身中國舞就有這些氣韻流轉的部分,只是我們這次更加強調、更加單純。很多時候舞者都受到人物塑造的限制,現在則是回歸到更加純粹的狀態。」

這次舞作也特別邀來著名小提琴家姚珏,以及新媒體藝術家張瀚謙加入,帶來沉浸式的多感官體驗。「以書法為出發點,讓各種媒介融合,帶出一種東方美學的呈現。」楊雲濤說,「書法是抽象的,但是手帖是具象的;書法沒有溫度,但手帖有溫度,所以要加入不同的元素。我不可能讓演員突然變得很溫情,演員就是非常純粹地展現身體。所以,透過姚珏老師的現場音樂和張瀚謙融合了水墨與影像的視覺效果來一起展現。」

《快雪時晴》

日期:10月11、12、14日 晚上8時,

10月12、13日 下午3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