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英 全國人大代表 立法會議員

今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全國以至全球的中華兒女同慶同賀。在喜迎國慶之際,香港要努力保持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市民安居樂業,運用金融業的堅實基礎,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供追上時代的優質金融服務,並要着力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服務範圍對外延伸,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同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努力擔當「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打造香港成為海內外企業和人才的首選聚集地,為中國式現代化,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當前,香港金融業在各方面都有新的進展、新的突破。據特區政府資料顯示,香港約有1,000家金融科技企業,業務涵蓋移動支付、跨境理財、人工智能金融服務顧問、財富及投資管理、合規科技等各個範疇。香港須藉着多家高端金融企業落戶,抓緊金融科技、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機遇。尤其是綠色金融,在全球發展的大趨勢下,香港應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推動市場和機構更多使用香港的資本市場,以及金融和專業服務,進行綠色和可持續投融資、認證的業務。

加強跨境金融業務

在數字人民幣方面,特區政府可考慮擴大香港的試點範圍,便捷香港及內地民眾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加快兩地消費的「互聯互通」;同時「數碼港元」應用場景應得到進一步研究。特區政府也應盡早推行「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服務,推動香港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進行企業跨境交易結算,吸引海內外企業來港落戶。香港要持續深化「滬港通」及「深港通」機制,擴大資格和額度,從而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並促進內地與香港的基金、債券等金融產品跨境銷售互認,通過市場融合提升效率和競爭力,加強金融領域人才的互通互動。

隨着科技日新月異、數字技術迭代更新,業界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作出分析,驗證資料有效性,掌握和預測客戶需求,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服務的技術能力,給客戶提供更佳的服務體驗。然而科技的發達就如同一把雙面刃,雖然能帶給我們很多好處,但衍生的網絡安全問題也愈來愈複雜,黑客和網絡犯罪分子入侵金融系統、機構和個人賬戶的風險大增,因此發展一套有效、安全、穩妥及持續更新的網絡安全系統,是將金融科技化的必要元素。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提出支持香港打造「三中心一高地」。其中,要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擴大影響力,可循四方面入手。

一是進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中心建設的戰略定位,特別是要發展成為亞洲國際債券交易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搶佔金融中心建設制高點。

二是大力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同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提升對外開放服務的能力。

三是推進數字經濟,釋放數據價值。

四是綠色轉型,着力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服務範圍對外延伸。

吸引海外企業人才落戶

人才是發展的根本,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中西文化共融,而且擁有完善的法治體系、簡單的稅制,還有高度開放和國際化市場,宜居也宜商,吸引海外企業及人才落戶。此外,隨着位處北部都會區核心地帶、毗鄰深圳皇崗和福田創新科技區的新田科技城逐步建成,新的創科發展集群可與深圳科創園產生協同效應,給創科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產基地。

香港發揮好「一國兩制」,以及利用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八大中心」及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力發揮作為內地與海外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做好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連接平台,將為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