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勞懷疑遭受不公平對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香港文匯報獨家追訪多名外勞,揭露他們被管理公司脅迫交管理費。由於涉事管理公司屬內地公司,要解決外勞遭剝削的問題,需要兩地政府攜手介入,展開跨境合作執法,才能消除引進外勞過程中的黑點、盲點,杜絕多重外判、層層盤剝,絕不容許輸入外勞的程序變成剝削外勞的產業鏈。輸入外勞能夠補充本地部分行業人手不足,鞏固本港競爭力,政府應積極檢討政策的執行情況,持續優化完善,切勿因噎廢食完全停止輸入外勞。
從報道揭示的個案可以看出,外勞遭受的不公對待主要包括工資遭剋扣、徵收額外費用、無償加班等。例如,有外勞反映,他們被要求支付中介服務費、水電費、車費和衞生費等額外費用,而實際收到的工資遠低於合同約定的數額。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外勞的身份證和合同被管理公司扣押,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令他們在面臨不公境遇時難以維護自身權益。
針對這些問題,特區政府將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該小組將負責調查和處理涉及外勞被不公對待的案件,確保外勞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廉政公署亦迅速展開調查,並已落案起訴一名涉嫌從10名輸入勞工身上收取賄款的「工頭」。同時,發展局暫不批出新一期的建造業外勞配額,以便對現有的制度進行檢討和完善。
外勞與本地僱員一樣,受本港法例保障,受剝削的外勞應理直氣壯舉報,以維護自身權益。不過問題的複雜性有兩點:一是當前輸入外勞制度中存在層層外判和流程過長的問題。建造業本身外判成風,外判層次越多,衍生的中介成本就越多,這些成本最終轉嫁到了外勞身上。二是部分涉嫌剝削外勞的管理公司在內地註冊,這意味着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依靠兩地政府的積極介入和跨境合作執法。
一方面,特區政府應加強對輸入外勞的制度性監管,限制層層外判,簡化流程,要求僱主直接與僱員接觸和支付薪金,降低中介成本。政府部門應主動了解行業輸入外勞的運作流程,制定更為嚴格的規範和標準,確保外勞的薪酬和工作環境符合本港法例的要求。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應與內地政府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跨境黑中介和剝削行為,通過資訊共享、監督招聘全流程、聯合執法等方式,形成對不法分子的震懾力,消除引進外勞過程中的黑點和盲點。
面對計劃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上當前是建造業開工量相對較少的時間,暫停輸入建造業外勞有一定合理性。特區政府應充分利用這段時期,對現有的輸入外勞制度進行全面的檢討和完善。既要加強對管理公司和中介機構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懲處;又要研究建立更為完善的投訴和舉報機制,鼓勵外勞和公眾積極舉報不法行為。
不過,對於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應該一刀切叫停輸入多個行業的外勞,避免黑中介藉機斂財,此觀點未免因噎廢食。輸入外勞對本港解決勞動力不足、提升行業競爭力具有重大長遠意義。隨着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各類基礎設施項目的不斷推進,對勞動力的需求必將日益增長。特別是在建造業,人手短缺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特區政府推出的多個輸入勞工計劃,旨在促進產業長遠健康發展,方向正確,值得支持,不應因為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而全盤否定。
保障外勞權益需要兩地政府、社會各界以及僱主和外勞本身的共同努力,通過跨境合作、制度完善和社會監督等多種方式,形成對外勞權益的全方位保護,確保輸入外勞計劃能夠真正發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