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不少顧客前往舒適堡位於灣仔京城大廈分店查詢,但都未能成功進入店內。 香港文匯報 記者 黃艾力 攝

香港消委會接521投訴 涉款逾1700萬 議員促重開門市「找數」

香港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上周五(6日)突然「暫時全線結業」,令一眾以預繳方式購買套票和續會的苦主損失慘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截至昨晚8時,已接獲521宗投訴,涉款逾1,739萬元,最高一宗涉及65萬元。由於舒適堡稱新投資者將重開灣仔京城大廈的分店,改名Healthy,昨日吸引不少苦主到場了解情況,惟紛紛「摸門釘」。當中有苦主表示,從網上得知灣仔店重開,擬到場取消會籍,認為舒適堡結業前仍落力推銷,讓她購買了9,800元玩十年的套餐,質疑健身中心存在不良銷售,對日後預繳式服務有憂慮。一直關注事件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促請舒適堡盡快重開所有原址健身中心或服務點,並履行對購買會籍或套票服務的市民的承諾。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香港消委會表示高度關注舒適堡結業消息,而至昨晚8時共接獲521宗投訴,涉及總金額超過1,739萬元,即平均每宗個案涉款達33,385元,金額最高一宗涉及653,600元,最低則涉及1,000元。

海關接392舉報 設專隊跟進

香港海關則表示,截至昨午4時,暫接獲392宗相關舉報,已成立專責隊伍跟進,務求盡快處理有關個案,倘發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情況,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舒適堡官網前日則有告示稱,新投資者與灣仔分店業主達成初步共識,新公司以Healthy品牌營運,日內重新開業,並將陸續與其他分店原業主磋商,盡可能租用原址重開。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舒適堡原灣仔分店現場視察,發現大廈升降機無法前往1樓舒適堡的接待處和3樓健身區;樓下招牌亦只貼上海關告示,指正就事件展開調查和成立專責隊伍協助受影響消費者。此外,記者未見任何重開告示。

有人被游說以近萬元購十年會籍

大廈保安員則表示暫未有收到該舒適堡分店重開的消息,而昨日有不少舒適堡會員擬到上址查詢,但也未能成功進入店內。部分客戶也指舒適堡職員近月仍不斷努力游說他們簽訂新合約,其中一名會員錢小姐得悉消息後,昨日特意從東區到灣仔分店,無奈「摸門釘」。她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其原有合約明年才到期,但數月前舒適堡職員已游說她提早續約,提出以「優惠價」9,800元續10年會籍,詎料數個月後便即停業,「𠵱家最大損失都係錢,簡直就係詐騙。」

她直言,即使舒適堡真的能在新投資者注資下重新營運,她也只想完成原本到明年屆滿的舊約,「新約就唔想繼續。」她表示這是首次遭遇類似事件,坦言已大大打擊消費信心,「唔只係健身,所有咁樣嘅預繳式消費都係。」

另一位會員蘇先生昨日到灣仔現場,他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是從網上知道灣仔店將重開的消息,曾經致電熱線查詢,但無人接聽,故選擇到場確認。他表示以信用卡繳付月費,上周三(4日)有被扣數,故希望到場取消會籍,「因為驚佢不停咁扣賬。」但灣仔分店仍重門深鎖。

他認為舒適堡結業是早晚的事,身邊健身圈子都有傳出相關消息,而現時坊間有24小時開放健身室,不會向會員「Hard Sell(硬銷)」。至於有否「白武士」救場,他相信附近有同業競爭,加上新投資未必願承包舊會員資格和優惠,情況難以斷言。

鄧家彪議員昨日則向舒適堡發出公開信,促請盡快重開所有原址健身中心或服務點,並履行對購買會籍或套票服務的市民的承諾。他又建議讓已購買服務的會員無條件獲退款,尤其是在未能原址重開分店而受影響會員獲無條件退款。

此外,鄧家彪要求讓會員選擇取消兩年以上會籍並獲全數退款,以和接手的新投資者重新訂定合約,美容療程服務套票亦全數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