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在香港有38年歷史、聘用700多名僱員的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截至昨日約有110名員工向勞工處求助。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表示,關注事件,呼籲被拖糧的員工到勞工處備案,局方已委聘律師協助。截至昨日中午12時,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共接獲171宗消費者投訴,涉款逾600萬元,最大一宗涉款65萬元。有客人質疑該公司關門大吉前狂吸客的做法,已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昨日一度盛傳舒適堡的新投資者接手灣仔分店,不少客人聞訊趕至,但舖位已人去樓空。一名「摸門釘」的客人表示,上月被優惠吸引購買10年的會籍,首3個月免費試玩,合約下月才正式生效,詎料「未開始已經結束」。他已聯絡信用卡公司、海關及消委會,信用卡公司先扣起他已轉賬的款項,待事件查明後才有機會退款。他擔心新投資者接手只是「緩兵之計」,「我未來買嘢會更小心,選擇月費繳付的服務,其實香港早應該淘汰預繳式收費模式。」

最大苦主升級會籍涉款65萬

在消委會迄今接獲的投訴當中,最大一宗金額高達65萬元。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透露,該名苦主早前到一間分店健身時,教練指近期收入欠佳,苦主一時心軟分四份合約購買65萬元的升級會籍。

舒適堡資深健身教練馮先生指出,過去半年至8個月,公司幾乎每月都拖糧,「有時拖7日,有一兩個月試過超過7日(超過勞工法例規定的期限)。」

本月初,該公司仍推出新優惠吸引客人買堂,更承諾向成功賣出會籍的教練提供額外獎金,「公司沒有告訴我會結業、沒有告知公司前景下,我當然跟公司指引做事。現在回頭看,其實有很大的欺騙成分。」

舒適堡昨晚在網站發出公告,承諾為原有客戶免費提供餘下所有健身卡及私人教練課堂服務,而新投資者已經與灣仔分店的業主達成初步共識,新公司將以Healthy品牌營運並於日內重開,全面投入服務。新公司將會陸續與其他分店業主磋商,盡可能租用原址營運,減少對客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