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技+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昨日舉行,嘉賓主禮啟動儀式。
◆李家超致辭。

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高效協作 進一步完善創科產業鏈供應鏈

「2024科技+新質生產力高峰論壇」昨日在港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等出席論壇並致辭。李家超在致辭中強調,香港是唯一擁有多達5所百強大學的亞洲城市,匯聚內外優秀學者,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基於香港的獨特優勢,特區政府正從4個方向加快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五個領域的高效協作、進一步完善創科產業鏈和供應鏈。◆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興偉

李家超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決定,強調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推進新實體經濟的關鍵所在。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創新。「香港各界也要深刻學習和秉承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科技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港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

「要加快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各界必須善用自身優勢,同時主動積極創新變革。」李家超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既連接內地市場,又對接國際資源,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香港積極招商引資,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

李家超指出,建基於香港的獨特優勢,特區政府正從4個方向加快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是持續加大創新力度。特區政府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聚焦在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質量的領域,增強發展新動能,使香港成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孕育地。

二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區政府推進新型工業化,帶動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優勢,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力。

將形成科技成果轉化良性循環

三是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5個領域的高效協作。創新科技一日千里,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不同界別的優勢,攜手共進。通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學術機構的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投資機構的資金注入等多方合作,香港將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實現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願景。

四是進一步完善創科產業鏈和供應鏈。特區政府全力為創科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創業和就業空間,鼓勵業界和學界攜手培養創新人才,為人才提供更豐富的實踐機會。同時,也持續完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全球頂尖創新人才,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他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團結和推動業界實現自身突破,應變、求變,以新質生產力帶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發揮力量。

他還特別提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了最新《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二位,最新的專利申請和科研期刊文章的刊載密度都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