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有文字劇本的提綱戲,我最感興趣是演員的養成和演出。但跟我談過提綱戲的前輩,都是沒有學過和演過神功戲,所以對於怎樣訓練提綱戲演員和演員演出的具體情況也不太說得清楚。尚幸在彭林剛撰寫的《探秘「幕表戲」》和林鶴宜撰寫的《東方即興劇場歌仔戲「做活戲」》均找到揚劇和歌仔戲培訓提綱戲演員的資料,可供我們借覽。
《探秘「幕表戲」》一文,作者向揚劇演員阮惠芳和曹春源請教最初如何學戲。兩位老師說早年揚劇學員進入科班學習,每天由京劇武戲老師教練基本功,那時的武戲老師李少亭老師很有名。再後由揚劇老師教唱文戲,當時教曲子最好的是周錫侯先生,是有名的揚州清曲大家。女生一般以「梳妝枱」啟蒙,後改為「滿江紅」打底子,男生則學「華容道」中諸葛亮的唱,一首曲子唱下來,要15至20分鐘左右,另外,揚劇的「九腔十八調」是必須學習掌握的基本曲調,除了老師教唱以外,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私下學習琢磨。以後老師再教一些固定的唱,如出門怎麼出,上橋怎麼上,遊園怎麼遊,見面怎麼見,拜官怎麼拜,就可以登台鍛煉,每個人都是先從小角色演起,如果是祖師賞飯的料,很快走到舞台中間,成為戲班子裏挑大樑的定海神針。
林鶴宜在《東方即興劇場歌仔戲「做活戲」》一文分析歌仔戲演員即興表演能力的訓練步驟和過程。為了有效充實即興的手段和基礎,即興演員採取「包裹式」和「腹內累積」雙管齊下的學習方式。在內台科班訓練時期,戲班最常選擇《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等戲作為「教育劇目」,演員熟背教育劇目並上台演出,之後遇到相似的情景,略做更改,便可加以套用。這種常常被套用的相似場景,形成了歌仔戲所謂的「站頭」(橋段)。同時,演員在學戲階段要記誦大量戲曲曲調、流行歌、固定唱詞、四唸白、四句聯、吟詩,以及一些歷史人物事跡等知識,以便在相關劇目靈活運用。這些都是演員的基本「腹內」。成長自戲班的演員,因為耳濡目染,許多曲調和動作,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需稍加學習便能上手。但從龍套到被「雕」成一個腳色,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掌握適用的對白、懂得選曲用調,同時擁有良好的唱、唸技藝,是作為一個演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而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和用心體會,才有機會成為優秀的「做活戲」演員。
從以上描述兩種地方劇種對培訓提綱戲演員的方式,與傳統訓練粵劇演員的方法相似,這也說明早輩的粵劇演員為何擁有「爆肚」的能力。 ◆文︰葉世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