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瑋 富達國際可持續投資副總監

香港核數師的工作量持續上升,但審計收費卻面對壓力,這有機會影響其工作質素。綜觀香港核數師賬目,2010年至2021年間本港上市公司平均收入上升67%,平均總資產增加91%,同期平均審計費用升幅僅9%。這意味核數師正承擔更繁重的審計工作,而薪酬並無相應增加。隨着上市公司持續發展,業務更寬廣,如拓展至海外市場,審計工作變得更具挑戰性。即使審計工作涉及的司法管轄區屬自身經驗不足的領域,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部分核數師承接此類工作,從而加劇審計質素問題。對股東而言,這會伴隨風險,同時帶來機會重整企業管治需求。我們認為,要提高香港的審計質素,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提升審計透明度

有鑑於香港市場在審計方面披露不足,欠缺透明度,面對審計不慎的風險,股東縱有意採取行動,卻無從入手。因此,提升透明度為當前急務,期望管理團隊可就重新任命或更換核數師,披露審計委員會作出相關決定的理由。投資者應被告知任何費用的變化及因由,現任核數師和項目合夥人的任期及其相關紀錄,以及審計委員會如何評估和質疑現任核數師。富達認為上市公司有責任讓股東了解最新的審計情況,並確保即將離任和新任核數師彼此盡可能分享較多資訊。

加強審計客觀性

審計的客觀性至關重要,為避免利益衝突,期望有關當局可限制核數師參與非審計業務。部分上市公司已更進一步,表示公司職員於管理層不在場的情況下會見核數師。這是另一個提升審計客觀性的良方,富達也鼓勵企業仿效此法。對於核數師辭任,期望企業不再於最後一刻更換核數師,並確保新任核數師有三個月以上的時間進行全面的賬目審計。

主動審視核數師任期

看似微小的改變,對審計質素可帶來巨大的影響。富達促請企業在選擇核數師時調整收費,以將審計的重任交予最合適的核數師。企業聘用同一核數師的時間過長,也可能引發利益衝突問題。雖然香港《專業會計師道德守則》建議每七年更換項目合夥人,但富達建議企業主動審視核數師的任期,並展示企業如何保持審計的獨立性。

透過監管機構、核數師、企業及投資者的共同努力,香港市場的整體企業管治質素有望提升至全新水平。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