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鄉青春曲》

作者:三浦紫苑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悅知文化

看三浦紫苑的《溫泉鄉青春曲》,由衷而言算是她較失色的作品,那不是平淡與否的問題,而是以她擅長的青春主題而言,的而且確缺乏一些細膩的起伏波瀾。事實上,她過去的強項一向在背景的實感上,所以如《強風吹拂》的跑步、《WOOD JOB!哪啊哪啊神去村》中的伐木業乃至《啟航吧!編舟計畫》中的編輯世界,都看得人印象猶深。

今次如果《溫泉鄉青春曲》有什麼瞄頭,其實也離不開在溫泉鄉背景的刻畫吧!有人指出小說中虛擬的餅湯溫泉,原型其實是熱海溫泉鄉,對於地理上的區別,我沒有什麼考究,只不過當中提餅湯及元湯的對立,因應車站開發定線而產生的角力問題,也算是日本旅遊觀光點一向存在的爭拗,此所以也屬理所當然的部署吧!

反過來我覺得小說中對土產的刻畫,還有一點離軌閱讀的趣味。小說中的主角怜,家中經營溫泉鄉的手信店,但由於團客大幅減少,所以在半旅遊季節時早已呈現半死不活的狀況。正如小說中所云:如怜家這種伴手禮店,「旅行時買一堆饅頭回去分送親友」這樣的習俗早已廢絕,而且也沒有什麼其他大量招攬遊客的新策略呢!

正如鈴木勇一郎在《土產物語》中所云,溫泉觀光化是昭和初期才逐步衍生出來的社會現象,過去溫泉僅以長期療養的服務為主導,短期觀光乃由昭和而發。而作為溫泉鄉的名物土產,饅頭早在明治時期的文獻已有記載,在明治三十二年出版的日本鐵道觀光指南《日本鐵道案內記》中提及「近田饅頭十分美味,頗合都人口味」,而伊香保溫泉也針對出入的旅客,開始製作饅頭土產作招徠,蔚然成為一時風氣。而溫泉饅頭的正名成型,據說就是明治四十三年,於東京風月堂學藝的半田勝三研發出「湯乃花饅頭」,且在伊香保神社下開店,相傳此乃溫泉饅頭在全國溫泉鄉正式開始普及流行的起源云云。

不過也正如書中提及,嚴格來說大部分溫泉饅頭,其實和「土產」的概念沒有多大牽連,簡言之也沒有與當地物產掛鈎的成分,所以長遠來說成為了四海同一的同質產物,本身的吸引力與日下降也屬恰如其分的下場。事實上,在小說中也有一小插曲,提到怜的中學到附近地區旅行,結果與另一中學的學生吵起來。但原來導火線只不過在爭拗哪一間冰淇淋店較美味而已——當中不經意地已流露出對年輕人而言,所謂的溫泉鄉伴手禮早已今非昔比,在不思進取的情況下,不僅對遊客已全無吸引力,其實對日本人自身而言又何嘗不是呢!

不過小說仍為溫泉鄉寫下一筆光明的結局——小說提及餅湯Q將吊飾忽然大賣,法國遊客極之喜愛,紛紛買下留念。我覺得此乃作者刻意安排的自我安慰一筆,當然希望為溫泉鄉的持續生計留下美好的憧憬,但正如小說中沒有作任何進一步的刻畫,其實也想當然僅以外國人對日本的「可愛」想像來草草了事吧。此所以也正如小說所講的溫泉鄉青春日常風景的主題,一切來得溫溫吞吞,不痛不癢,而我們今天正好可以在多元並存的大旗下,反過來以此作為包裝招徠的噱頭焦點。

撫心自問,你今天還會買什麼溫泉饅頭或土產吊飾嗎?不要自欺欺人好了。 ◆文:湯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