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為配合長遠經濟發展,特區政府預計9月底推出洪水橋多層產業大樓地皮,與截標時間押後至12月底的元朗多層產業大樓相若,以配合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表示,政府將爭取本季推出洪水橋工業用地,地皮面積約7.7萬多平方米,最高樓面可達54.4萬平方米,指定用於多層現代產業大樓,主要作物流用途,並會提供一定的樓面給政府,以協助受發展清拆影響的棕地作業。
助棕地作業者升級轉型
她表示,政府亦正爭取盡快完成移除用地上的社區隔離設施,並完成草擬地契條款和敲定招標安排,項目會以分階段招標,具體的非價格和價格比重,以及將交還給政府的樓面面積,詳情會在招標時公布。
甯漢豪前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查詢時指,政府的長遠目標是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一方面推動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以具土地效益的方式整合受政府發展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和協助他們升級轉型。政府已在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發展區預留70多公頃土地,大部分將用以發展多層產業大樓。業界早前對發展首兩幅位於元朗及洪水橋的多層產業大樓用地提交的發展意向書反應正面,業界(包括一些潛在投標者)反映需要更充裕的時間擬備標書,並希望政府早日推售洪水橋用地,讓業界和投資者可在同一時段內就兩幅用地作策略發展考慮和部署。
甯漢豪也提到,多層產業大樓的租金是棕地作業者的關注之一,因為目前新界棕地的租金較為相宜。因此為讓「上樓」的棕地作業者能逐步適應多層產業大樓的租金,政府會要求投得用地的發展商將多層產業大樓的部分樓面移交政府,例如元朗用地的批地條款要求三成樓面移交政府,供政府以棕地市場租金(即較多層大廈便宜的租金)出租予棕地作業經營者,初步為期約5至10年,以提供一段過渡期,讓他們適應多層產業大樓運作模式及進行產業升級轉型。
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梁躍昊昨評論當局加快在今年9月推出洪水橋工業地皮,認為此舉有兩大重要政策意義。首先,這將協助物流業升級轉型,助力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再者,用地上所興建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將提供空間重置零散的棕地作業,加快收回棕地作綜合利用,能有效提速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