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征

很久沒有聽到一首歌的第一句就被吸引了。昨晚在看一個記錄片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兩句歌詞:「我是隻失去山谷的小鷹,迷失在茫茫的人海」,我就立刻愛上了這首歌。

那感覺很奇妙,就好像你聽到的每一個音符都掙扎在即將走調的邊緣,又輕輕被歌者渾厚的男中音給拉了回來,於是形成了一種不穩定的延綿之感。再加上影片當中的男主人公正驅車行駛在山雨空濛的環山公路上,周圍霧氣森森,配上這兩句歌詞,歸家的召喚一下子就進入了每一個深夜孤獨的靈魂。

我後來冷靜下來,專門去查這是什麼歌,發現這兩句歌詞出自於台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先生的《芬芳的山谷》。據他自己說,這是他寫給媽媽的歌。幾乎每一句話都訴說着遊子對於故鄉無盡的愛。和李宗盛的《山丘》比起來,兩首歌都有一種歷盡滄桑的味道,歌詞是參悟過人生的。歌者也好,音樂也罷,也都是老者的形象。這老者說着些老生常談,可是卻又有種莫名的吸引力。似乎你在聽他說的時候,就不得不相信這些都是他親身經歷過的。他的語調、他的停頓處、他的神情,無一不透露出一種不可自抑的悲傷,這情感如此真實,聽者都動容了。這時,我忽然就想到了《貓》中的《Memory》,那個場景是一隻老貓忽然出現在歡快的夜晚,在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貓當中拖動着疲憊的身軀,吟唱着她的記憶。那些年輕的貓就圍坐在她的周圍,發現她「好像」也曾經年輕過。是啊,這青春都是「好像」的,在變成記憶之後,它都有些不那麼真切了。

這首《芬芳的山谷》就混雜着這樣的懷舊、思鄉和不忍追憶的感覺,迎面而來。不過,它又完全不同於普通的懷舊歌曲,它的辨識度在於胡德夫混雜了兩種音樂風格,民謠和爵士。在前者,胡德夫採用台灣原住民特有的吟唱風,在緩緩的哼唱當中,抒情把你帶往那個叫做大麻里溪谷深處的地方,被大武山懷抱着的山谷。他所採用的藍調卻是西方式的,散落在每一句的各個部分,充當音樂的旋律,隱約控制着節奏。到了高潮部分,還會出現兩句十分藍調的句子。這兩種風格就這樣並列存在於這首歌,甚至於,這已經成了胡德夫所有音樂的共同特徵。

在你聽他這首歌的時候,一會兒,你好像看到了羅大佑的《童年》、齊豫的《橄欖樹》,濃郁的樹木被風搖動着,從森林延伸出來;一會兒,你又看到一個歌者端坐在深夜的酒吧枱上,唱着黑人才會演唱的靈歌。關鍵是,這兩種音樂風格在胡德夫這裏居然這樣和諧,互相成就對方而不是互相衝突都在幫助對方,這就造就了一種別致的聽感。很少有人可以這樣雜糅兩種完全不同的屬於東西方的東西。胡德夫做到了。

我後來想想,發現這種結合之所以可以渾然天成,在於它們本身都是民族的。無論是胡德夫的吟唱,還是美國的藍調,都是懷舊式的。一個是台東人胡德夫對台東卑南族、排灣人的懷舊,一個是黑人對遠在非洲故鄉的懷舊。由情感和節奏所引發的音樂上的一致簡直不需要如何刻意的營造,在一切的民族性和一切的對於本民族的追憶當中,都是節奏和憂傷在起作用。前者帶來共鳴,後者也帶來共鳴。它們是屬於人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