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使用廚餘機。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2022年數據顯示,全港每天約有11,13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被棄置於堆填區,當中約3,300公噸(30%)為廚餘,佔棄置的都市固體廢物中最大類別。特區政府為增加廚餘回收量,預計今年8月在全港所有公共屋邨完成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並在不同地點設置公眾廚餘收集點。不過不少巿民認為,回收桶未能應付人口眾多的區域和公屋需求。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昨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有需要大增廚餘回收桶數量,「譬如一條屋邨有40多座樓宇,就要擺四五十個回收桶,方便市民倒(廚餘)進去,回收的時候就由車輛一桶一桶去收集。」

不過,他指出現時廚餘只運往東涌小蠔灣處理並不足夠,認為應要「遍地開花」,在各區覓地如天橋底等設置廚餘機,「擺回收桶同擺一部廚餘機其實無分別,一部小型廚餘機一日處理到5噸到10噸廚餘。你倒落去第二日其實就變肥料,各區都有的話,就不用全部廚餘都運到小蠔灣,節省運輸成本,且更方便巿民,又能減低碳排放。」他認為各區設廚餘機不會影響環境,「其實同廚餘桶一樣,只有打開蓋倒入去那刻才有味,關蓋後便密封,不會有臭味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