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劉明)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將於下周一舉行聯席會議,討論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結果和未來路向。立法會各大政團,包括民建聯、工聯會、勞聯、新民黨和自由黨均建議暫緩或押後。

民建聯議員、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建議特區政府應實事求是,按民意及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先暫緩推行收費計劃,檢視有何改善之處,至時機及條件成熟再向立法會報告回收減廢進度,屆時決定何時正式推行,而政府須積極跟進減廢回收工作,包括加大宣傳教育,並續在社區增加回收設施。

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認為,政府的報告全面地反映市民意見及凸顯計劃的問題,須完善相關配套和做好公眾教育,期望政府在現時經濟環境相對不明朗情況下,給商界和市民一個緩解方案,考慮調節實施日期並訂立詳細時間表,逐步落實計劃,並擴大試行屋苑數目,制定綠領產業的發展藍圖。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在分類回收設施和廚餘機仍未普及的情況下,建議政府押後徵費,先普及分類回收和增加廚餘機,及教育市民哪些物品可回收,哪些只能棄置,讓大部分市民先養成垃圾分類回收習慣,同時效法台灣地區立法,規定市場只能使用指定袋,禁止其他膠袋流通,「市民沒有其他選擇才會全面使用指定袋,並為減少支出而盡量源頭減廢,達至政策目的。」

香港物業管理行政及文職人員協會主席吳家業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垃圾徵費未能起到源頭減廢作用,「別說廚餘機不足,無法減少廚餘垃圾,分類回收其實也徒具形式,雖說是回收紙張、金屬、玻璃、塑料,但都只能回收指定種類,很多包裝棄置物不符規格,市民送進回收箱的東西五花八門,甚至包括熱感紙、過了膠的紙章、廚用紙巾……清潔工也難再分類,往往也只是全部棄置。」他認為若在現階段實施垃圾徵費,只會增加物管公司大量垃圾二次分類包裝的工作,需要額外聘請人手,「現在勞動人手短缺,先不說增加人手成本,也很難請到人做這些厭惡性工作。」

吳家業又透露,最近收到有業主反映,其屋苑沒有法團,業主委員會沒有實際話語權,垃圾徵費法例還沒正式實施,物管公司就增加了近15%管理費,引發業主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