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展區展出融合流行元素的改良裙褂。
◆以水晶點綴的Hello Kitty圖案。
◆黃國興師傅(右)與鄧家宙博士在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 黃國興展示新作品:迷你公仔裙褂。
◆展覽入口處精選5套有時代特色的香港裙褂。
◆觀眾在展覽現場參觀。
◆「珠聯璧合」褂
◆褂皇
◆紅黑褂

「承傳手藝:欣賞裙褂展覽會」正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舉行。該展覽是「承傳手藝:裙褂製作技藝教育計劃」的壓軸活動,計劃由非物質遺產辦事處資助,香港史學會主辦,旨在透過不同活動,提高公眾認識及傳承傳統裙褂手藝。從2022年12月底開始,該計劃已舉辦了4個講座及6個工作坊。今次舉辦的展覽以「欣賞裙褂」為題,展示香港裙褂的特點、製作與繡藝,透過展出40多件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最新流行的裙褂,讓市民大眾了解裙褂源流、演變及其文化藝術意義,當中有具時代意義的孔雀褂、迎合潮流的 Hello Kitty 水晶褂等。此外,展場亦有刺繡工藝展示、裙褂體驗等活動。◆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小凡

裙褂是中國傅統的嫁衣,如果說西式婚紗象徵着浪漫和純潔,那麼中式裙褂更在喜慶富貴之外,承載了多子多福的美好祝願。在香港,仍有不少新娘子選擇在大婚之日穿上裙褂出門,或是影一輯傳統婚紗照,留下珍貴回憶。這件流傳了百年的嫁衣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着時代的審美不斷發展。正在舉行的「承傳手藝:欣賞裙褂展覽會」展覽便以裙褂為主題,集中展示不同時期和技藝的香港裙褂,讓大眾增進對裙褂的了解。

起源廣東 在港演變獨特風格

褂是糅合廣州與廣東地道衣着習慣的獨特文化,其技藝傳到香港,在華人圈內持續傳承,業界亦因應時代與市場挑戰而持續改良,延續發展。時至今日,裙褂已成為香港婚嫁的重要文化標誌,既承載了親友的祝福,也傳承華人精神價值和生活態度,2017年,裙褂更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展覽入口處精選了5件香港裙褂,以展示不同時期香港裙褂的特點。前排兩件上黑下紅的裙褂或許並不符合現代人對裙褂的認識,這原是傳統裙褂的起源配色:黑褂紅裙象徵陰陽相配。但隨着時間推移,逐漸採用更符合大眾對嫁衣審美的全紅配色。1960年代,香港開創以玻璃石繡製的線石褂,結合了金銀線刺繡和珠片的優點,使得花樣更加豐富,價格亦更加親民。

剪裁方面,曾經的裙褂寬袍大袖,顯示大富大貴,嫁得有福氣;裙大於褂,象徵「裙出裙入,帶子帶孫」。而現時裙褂多改為西裝膊、修腰、中袖和拉鏈設計,既能凸顯新娘子的身材和體態,又令活動更加方便。

儘管裙褂起源於廣東,但傳入香港後,隨着經濟模式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繡莊也在經營與製作上推陳出新,包括首創租褂服務、修改褂款及引進新式工料製作裙褂,漸漸跳出傳統廣東褂裙的框架,發展成具時代特色的香港裙褂。

手工製作 手藝傳承最為珍貴

傳統裙褂製作共有9道工序:前期約2個月用於裁紙樣、畫圖、針紙、掃圖;後期胚布量身和縫合成衣約1個月;而中期的上花架、繡花、褂片要花費3-18個月或更長。刺繡圖案的精緻與繁密程度,直接反映着其尊貴的程度。當刺繡圖案緊密到幾乎覆蓋整件裙褂,達到80%至100%的超高密度時,這樣的嫁衣便足以被尊稱為「褂皇」,彰顯極致的華貴。

現場展出了香港目前最大的盤金刺繡品,該作品係用純金線在紫色背景布上繡成,完整版是「行運」兩個字,受展覽場地限制將其摺起,僅露出「運」字。

鴻運繡莊第二代傳人黃國興表示,即使如今有機織刺繡,但手工刺繡除了製作更加精緻、不易開線外,亦始終有一份傳承在,一件手工製造的裙褂可以流傳很久。

黃國興介紹道,香港龍鳳褂的特色是立體刺繡,笑稱「原來我哋一早就運用咗3D!」,他還表示,傳承龍鳳褂,每個人都有一分力:「如果當年香港人沒有一直用裙褂,龍鳳褂就已經失傳,今天的人只能從電影中看到。」

香港史學會理事鄧家宙博士則表示,希望藉這個展覽讓更多人關注裙褂文化,讓更多市民和遊客認識裙褂,將裙褂文化推廣到更多地方。

與時俱進 裙褂走進日常生活

在最後一個展區「新浪潮」中,展示了近年間融合了流行元素的改良版香港裙褂,包括Hello Kitty水晶褂、水晶褂皇和新設計裙褂晚裝。

黃國興分享水晶褂皇的製作過程時提到,他特意選用魚線來穿周身的水晶,儘管耗時比用棉線要翻一倍,但為了將線隱在水晶之下,從而呈現出完美的效果,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水晶褂皇一經推出,立馬成為新人們常來訂購的款式。

近些年,黃國興一直在關注年輕人的喜好,推出與時俱進的裙褂作品。Hello Kitty裙褂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近年他亦積極尋求其他品牌的授權,讓裙褂能添上更多新娘們喜愛的角色。

該展區中更公布了黃國興師傅的新作品——迷你公仔裙褂。穿在芭比娃娃上的龍鳳裙褂雖尺寸迷你,但工藝上並不馬虎,完全按照正統裙褂製作龍鳳刺繡,黃師傅表示,製作這一作品的原因是希望讓裙褂不止給結婚一個時間去用,更可以擺在屋企,留住一份美好的回憶。

「承傳手藝:欣賞裙褂展覽會」

時間:即日起至5月20日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 藝廊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