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街坊繁忙時段上車難 冀維持2027年準時施工
東九龍道路交通飽和及擠塞問題困擾居民多時,區內市民多年來均期盼可早日引入集體運輸系統。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底提出以捷運系統替代2014年提出的重鐵方案,往來彩虹和寶達,惟捷運系統並未考慮設置黃大仙延線。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陸頌雄及楊永杰昨日前往慈雲山區進行實地考察,以跟進有團體提出要求在東九龍過山線增設慈雲山站的事宜。他們指出,一直以來接獲不少慈雲山及竹園的居民反映,上下班繁忙時段經常因滿座而未能乘坐巴士及小巴,交通不便,建議最終走線接駁慈雲山,並希望可維持2026年推出詳細設計及招標、2027年施工的目標。◆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慈雲山居民多年來都要求有鐵路服務,早年興建港鐵沙中線時已爭取設慈雲山站,但最終被否決。鄧家彪、陸頌雄及楊永杰昨日在運輸及物流局、鐵路拓展處的官員陪同下,考察位於斧山道、蒲崗村道、慈雲山道和沙田坳道的不同地點,以深入了解該區的地理環境和實際情況。
指富山邨具空間建站
其間,他們與政府的代表交流,並促請政府積極研究不同新型運輸系統的技術可行性方案。他們亦期望政府能為慈雲山區建設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以解決區內居民所面對的交通不便問題。
特區政府目前擬建的東九龍集體運輸系統連接港鐵彩虹站、彩雲、秀茂坪、寶達等半山地區,伸延至馬游塘並以港鐵油塘站為終點。鄧家彪於考察後向傳媒表示,他們三人均認為富山邨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拓展及作為沿線的一站,希望東九龍的集體運輸系統可由彩虹延伸至富山及慈雲山,以滿足該小區內逾十萬人口的交通需求。
他引述政府官員指出,會在今年上半年就集運系統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正式進行勘探及初步設計,並於下半年發出意向書,邀請各承辦商提供意見,希望維持在2026年推出詳細設計及進行招標、2027年施工的目標。
盼設計留「伏筆」 日後連接觀塘線等
楊永杰表示,他們均認為具有空間把集運系統接駁至慈雲山及竹園,希望政府接納意見,「過去一直收到很多慈雲山及竹園的街坊反映,特別是上下班繁忙時段經常搭不上車,如果有一個集體運輸系統,的確可以解決慈雲山半山區對外交通的問題。」
他表示,現時每天下班繁忙時間,在沙田坳道的交通交匯處候車的慈雲山街坊人龍均排到黃大仙站。而集體高架技術不單便宜、爬坡能力高且佔用空間小,正合適慈雲山半山區。
陸頌雄表示,希望在設計上留個「伏筆」,讓系統有充分的擴展性,包括能否與啟德連接、與觀塘線有聯繫點,令整個系統有更多連接點,更能發揮交通效益。
針對增設黃大仙延線的建議,民建聯早前曾成功訪問了1,052名黃大仙區居民,結果顯示98%受訪者認為捷運系統應以服務最多人口為目標,應服務慈雲山區及富山區一帶居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