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山表示,《香港志》集合大量學者和專家,花費不少心力進行編纂工作。 香港文匯報 記者 萬靈霜 攝
◆香港地方志中心與不同團體合作,推出導賞員培訓課程。 香港地方志 中心供圖

黃玉山:港自然歷史均與內地一脈相承 冀青年增進對港認知做好保育

團結香港基金於2019年8月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匯集各界學者和專家編纂香港首部《香港志》,分8年時間推出,志書分10個部類,包括1冊2卷55萬字的《總述 大事記》,以及4冊5卷共139萬字的《香港志·自然》與「專題志」中的《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已先後出版。擔任《香港志·自然》中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主編的香港研究資助局主席、香港公開大學(現香港都會大學)榮休校長黃玉山早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香港志》有三大功能,包括「存史」、「資政」及「育人」,透過志書,可了解香港與內地在歷史上和自然環境上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均是嶺南文化一部分。中心更與合作機構推出培訓和導賞、環境生態論壇等活動,配合志書讓年輕一代認識香港自然環境 、生態保育及香港歷史的來源。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啟業

《香港志》分10個部類,包括總述、大事記、自然、經濟、文化、社會、政治、人物、地名及附錄,共49冊62卷,另設專題志4冊3卷,合共約2,354萬字,預計2027年完成首輪編纂工作,是香港歷來最浩瀚的文史工程。其中,已出版的《香港志·自然》分建置與地區概況、人口、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與生態,以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5卷,黃玉山與環境生物學著名學者譚鳳儀擔任「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卷的主編。

藉學習生態系統了解兩地本是一體

黃玉山在專訪中表示,中國每個省市,甚至縣都有本身的地方志 。香港以往歸入《新安縣志》,而地方志頭兩項功能中的「存史」,就是記錄當地歷史,「資政」則讓政府官員了解當地的情況,最後一項功能的「育人」則教育每一代人對當地的認知,惟百多年前香港在英治下出現斷層,回歸後就應當要恢復,填補香港百多年來的歷史空白。

他舉例,香港屬中華民族一部分 ,亦是中華大地一部分,在歷史上和自然上與內地一脈相承,「香港的物種非常豐富 ,有數以千種植物和動物 ,而香港動植物跟嶺南的其實並無分別,與廣東的植物相同,岩石和土壤也一樣 ,如我自己做了二三十年紅樹林的研究 ,大家知道香港很出名的是米埔200多公頃保護區的紅樹林 ,深圳則有福田的紅樹林 ,其實兩個紅樹林都是同出一體的,只是深圳河將它們分隔,可見香港和內地是血脈相連 、唇齒相依 ,兩個生態系統乃是一個 ,通過對生態的理解 ,就了解到我們與內地根本是一體化。」

黃玉山認為香港的獨特之處,除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物種外,既是現代化的大都會 ,亦十分親近自然,「香港雖然是一個城市 ,特別的地方是有200多個島嶼,海岸線很長 ,而從市區只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到山嶺、海灘和很多的郊野公園,有很豐富的生物和自然環境 ,對於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保育做了很多工夫 ,且成績是卓越,這就是香港的獨特地方和特色。」

配合志書推導賞 增強環保意識

在育人這項功能上,黃玉山表示,《香港志·自然》就是要教育市民更好地去保育環境,而香港的環保政策很全面 ,在空氣污染、噪音、廢物處理、水質上也做了很多工作 ,如污水淨化令維港可以再舉辦渡海泳,而香港很多環保組織亦扮演重要角色,如教育市民及在環育政策上給特區政府提意見。

香港地方志中心去年為配合《香港志·自然》的出版,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商業機構、社會團體、環保組織等,推出「美麗香港」一系列活動,讓巿民及旅客認識香港在地緣、生態、文化、歷史上與國家的緊密聯繫,增強環保意識。

中心更與多個機構和綠色組織合作,向年輕人提供導賞員培訓課程,組織參觀本地與內地的生態環境和保育設施,包括香港與內地的紅樹林,既豐富他們對兩地環境生態的認識,更讓他們完成培訓後擔任該些團體的導賞員,向其他巿民尤其是學生等介紹香港自然生態環境。

黃玉山說:「這就是育人,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去影響我們下一代 ,讓下一代了解香港歷史的來源,希望這個編纂(香港志)的過程不只是寫文章 ,是有一些活動的 ,因此過程中搞了很多座談會、研討會 ,也出了一些普及本和學習資料,帶進去學校,讓學生認識香港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育 ,並認識什麼是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