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親身到生態實驗室 EcoLab 照顧被棄養小動物。 作者供圖
◆學生運用 AI 智能系統識別及記錄植物及昆蟲的資訊。 作者供圖

獲選為「港燈『綠得開心計劃』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之一的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致力推行可持續發展及環境教育,配合 STEAM 教育中的創新科技元素,培養學生在環境保育這項議題上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上的轉變,運用創新科技,共同為環保出一分力。

學校把—個廢棄貨櫃改裝成生態實驗室 Ecolab,為學生提供一個研究生態、保育及農業科技的實境學習平台。學生能對EcoLab的Ecology(生態)、Conservation(保育)、Organic(有機)三大焦點有更深入認識。

科技、人文、生態有機結合

學校從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了 3隻被棄養的小動物,分別是紅腿陸龜、球蟒、鬃獅蜥。學生需就着照顧小動物的角度,以Micro:bit設計自動餵食及添水系統,學習如何使用Micro:bit接駁感應器製作自動化裝置,並從製作過程中學習不同生物所需的環境因素,理解保育環境對生物的重要性,賦權學生從STEAM學科的實踐中理解小動物的需要,並透過創新科技着手為牠們作出的改變,建立小動物與個人的聯繫。

另外,EcoLab內裝設了IoT智能控制系統,學生學習控制燈具、加濕器、暖墊等電器,控制實驗室的光強度、濕度與溫度,並定期檢查系統運作是否正常,藉此了解小動物原生生境的環境因子,並應用所學,以合適的參數設定 IoT 智能控制,為小動物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

活用Al物聯網 體驗新興農業科技

學校添置了兩部智能水耕機,以 Al (人工智能)物聯網系統監察及控制水耕的進度。STEAM 學科會定期舉辦學習活動,以物聯網及實時數據分析,探究不同波長的光對農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藉此讓學生理解不同農作物所需的環境因素,以及氣候變化對糧食供應的挑戰。學生們嘗試運用水耕機控制其光度、濕度、溫度及離子含量,體驗創新科技如何為農業及糧食危機提供出路。

校園在不同地方種植了不同類型的植物,包括蔬菜、香草、多肉植物等。學生可親身觀察不同植物的環境因素的需求,例如:蔬菜比多肉植物需要更多的水分,香草需要多通風、避免強光等。透過親身種植了解穩定環境參數對種植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學校將持續運用校園內的實境學習平台,因應學生學習需要設計可持續發展教育課程,並透過老師的悉心教導與陪伴,培養學生保育的意識,繼續為環境保育作出貢獻。

◆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港燈「綠得開心計劃『綠得開心學校』」之一,2022/23年獲選為「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卓越獎」。)

◆ 港燈綠得開心計劃,致力透過多元化活動,協助年輕一代及公眾人士培養良好的用電習慣、多認識可再生能源和實踐低碳生活,目前已超過650間全港中小學校及幼稚園加入「綠得開心」學校網絡。如欲加入一同學習和推動環保,歡迎致電3143 3727或登入www.hkelectric.com/happygreencampa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