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哥:騙案飆升是全球趨勢 整體破案率達31.1%
警方昨日舉行記者會回顧2023年香港治安情況,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指去年整體罪案數字為90,276宗,較2022年增加20,228宗,升幅為28.9%,數字增加主要由於詐騙罪案較2022年上升約42.6%,共錄得39,824宗,約佔整體罪案44%。至於2023年整體破案率則有31.1%,撇除詐騙案的破案率則為46.2%。另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共拘捕290人,約60%已經被檢控。◆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蕭澤頤表示,騙案飆升是全球趨勢,2023年的詐騙案較2022年增加11,901宗,較2018年則增加31,452宗,增幅達3.8倍。當中約七成(68.6%)涉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90億港元,主要騙案類別包括網上購物騙案、投資騙案、釣魚騙案、求職騙案、社交媒體騙案及電話騙案。由於詐騙集團大部分不在本港運作,因此破案率亦較一般罪案為低。
分析發現,詐騙集團會利用大量傀儡戶口收取騙款和清洗黑錢,因此打擊傀儡戶口是摧毀詐騙集團產業鏈的有效方法。在2023年,警方一共拘捕9,239人涉及各類騙案和相關洗錢罪行,較2022年上升逾七成半(75.5%),其中約6,500人是傀儡戶口持有人。警方亦已與律政司取得共識加強執法效能,包括優化對案情較為簡單直接,以及傀儡戶口洗黑錢案的搜證及檢控程序,加快作出檢控;另亦會向法庭申請加刑。2023年便成功令3名傀儡戶口持有人的刑期分別增加二成,最終被判囚26個月至38個月。警方呼籲市民切勿租、借、賣戶口予詐案集團。
「騙案預警」成功勸阻654人
為應對騙案上升趨勢,蕭澤頤稱警方過去一年繼續加強執法,同時以攔截騙款、騙案預警等方式減低受害人損失。另亦持續透過線上線下宣傳工作提高市民的防騙意識,並與重要持份者推出多項打擊騙案的措施,包括與金管局及銀行業合作,於2023年5月推行「騙案預警」計劃,成功勸阻654人繼續轉款予騙徒;同年11月起,又與10間主要銀行成立「反詐騙聯合情報中心」(ADA),令銀行在攔截騙款方面的回應時間平均大幅縮短七成。
另在2023年11月26日推出的「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機制,至同年12月底共發出超過14.8萬次警示,預警近1.8億元的高危轉賬。被用作收取騙款及洗黑錢的轉數快識別代號亦由11月的4,100個,下降近三成二(32%)至2,800個,成效理想。
在與通訊辦及電訊商協作達至源頭堵截詐騙電話方面,最新於2023年12月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已獲認證的發送人會獲得「#」字開頭的名稱發送短訊,協助市民識別詐騙短訊。此外,「防騙視伏器」及「防騙視伏App」的搜尋器,至今共錄得逾213萬的搜尋次數,預警約36萬次的詐騙和網絡安全風險。執法部門2023年在「反詐騙協調中心」的「18222防騙熱線」,共接獲5.2萬次來電,按年上升了37%,並成功攔截12.9億港元騙款。
「防騙視伏App」推3新功能
「防騙視伏App」亦將於2024年2月推出3個新功能,加入自動化元素,包括第一:「可疑來電顯示」及第二:「可疑網站偵測」,當用戶瀏覽可疑網站,或接收到可疑來電時,應用程式便會發出警示,提醒用戶,以防受騙;至於第三個新功能:「公眾舉報平台」,市民可以透過應用程式直接舉報可疑電話號碼或網站,進一步豐富資料庫的內容。
除此之外,在防騙宣傳教育方面,警方為令市民提高自身的防騙意識。2023年警方進行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包括於12月首次以反詐騙為主題舉辦慈善反詐跑,吸引超過1,700人參與。
警方亦剛於今年1月在灣仔海濱舉辦「全城守網嘉年華2024」,宣揚網絡安全意識。明日(8日)亦有與香港小輪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防騙渡輪「平安號」將正式啟航,並於未來一年投入服務(北角至觀塘航線),以嶄新渠道宣揚防騙信息。另外,各區關愛隊亦協助警方將防騙信息帶「入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