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潤國(右二)團隊透過研究「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揭示腦神經退化由腸開始。

港中大研究揭「瞓得差」與柏金遜病息息相關 醫學界冀驗腸防腦病

社會大眾普遍對「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並不感到陌生,但卻未必了解原來腸道與睡眠以至大腦有着緊密聯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及其團隊研究發現,患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的人,會出現與柏金遜病患者類似的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揭示兩者是柏金遜病的重要臨床前期症狀和非常早期的風險因素,亦即腦部退化往往是由腸道神經細胞開始。而基於有關研究,醫學界有望藉由檢測腸道微生態,提早20年找出可能演變為柏金遜病的高風險個案,早預防、早介入、早治療柏金遜和其他腦神經退化疾病。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榮潤國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睡眠周期可分為快速眼動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兩個階段,整晚的睡眠由這兩個階段循環交替組成。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維持約90分鐘至120分鐘,每晚睡眠約有4個至5個周期。當進入REM階段,腦部變得活躍並開始發夢,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會令身體肌肉失去活動能力,出現「短暫性癱瘓」,以防止身體隨着夢境活動而受傷。

港九成RBD患者日後患腦退化疾病

不過,患有俗稱「發夢期夢遊」的「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的人,由於在快速眼動睡眠期時缺乏肌張力抑制,會作出與夢境一致的暴力行為,包括拳打腳踢、翻滾喊叫等,使「夢境成真」並引致損傷。

現時香港約有1%至2%的60歲或以上人士受RBD困擾。重要的是,有九成患者會在5年至15年後出現柏金遜病或其他腦退化症狀,而與RBD患者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屬出現RBD、柏金遜病和其他腦退化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3倍至6倍。榮潤國說:「這顯示RBD與柏金遜病息息相關,且釋出有趣且重要的信號,讓我們有數年至十幾年的空窗期做預防工作。」

更重要的是,榮潤國的團隊發現,RBD患者及其直系親屬會出現與柏金遜病患者類似的腸道微生態失衡,主要表現為有健康促進作用的「好菌」減少,以及引發炎症及破壞腸道屏障功能的「壞菌」增多,導致微生物的某些代謝產物和促炎因子更容易進入腸道內的神經系統,觸發腸道神經系統乃至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突觸核蛋白沉積,繼而引發神經細胞死亡。

腸神經細胞退化竟「上腦」

「由腸道的神經細胞開始慢慢退化,透過神經元經由迷走神經(vagus nerve)通道傳遞上腦幹,最後引致腦部退化。」榮潤國表示,這顯示柏金遜病等腦退化情況是由腸道開始發生,反映腸道微生態失衡和腸道功能紊亂是引致柏金遜病發病的關鍵因素。

便秘是RBD臨床前期症狀之一

此外,榮潤國指出,RBD患者的直系親屬即使未被確診患病,也較多出現早期腦退化特徵,例如便秘、輕微運動失調等,而便秘是RBD的臨床前期症狀之一,由此演變至柏金遜病可長達20年的時間,顯示他們屬於高風險群組,故建議對他們的腦退化情況進行長期監察和跟進研究。

柏金遜病是全球第二常見的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香港現時約有1.2萬名患者,他們一般在出現明顯症狀至確診時,腦部退化的情況經已嚴重至難以逆轉,目前只能紓緩病徵,而無根治之法,為患者、照顧者、社會經濟和醫療系統帶來巨大負擔。而RBD是明確的先兆期腦退化病徵,影響香港約1%的中老年人。

因此,榮潤國總結指,透過了解RBD臨床前期症狀以至患有柏金遜病的病理演變,尤其是在柏金遜病發病、甚至是其先兆期的RBD出現前的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可為該疾病的治療帶來啟示性作用和方向,透過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包括調整益生菌、益生元等腸道微生物的方法,可望提前20年介入處理,早干預、早預防、早治療柏金遜和其他腦退化疾病。

相關研究結果已分別發表於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和國際權威腦神經期刊《神經學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