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仲鍈(右)與王海天(左)。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接種疫苗是其中一種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但「打完照中招」情況仍不時發生。王海天分享道,貝思生物科技研發的人工智能演算法,可及早發現病毒關鍵變異,甚至計算相關變異有效期,令整體疫苗成效能提升二至四成。另一方面,演算法亦可準確預測疫苗有效性及提前評估,有助在設計疫苗階段更準確地揀選抗原組合,提升臨床實驗有效性,減少生產及研發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

王海天表示,一般疫苗生產過程需時約六至十個月,「等到疫苗面世,病毒可能已經變異,令兩者存在差距,於是疫苗有效性就未如理想。」其團隊的演算法用上全世界的病毒基因組數據,以及很多臨床實驗、觀察性實驗結果一併分析,從而預測未來,找出最有可能流行的毒株,提升疫苗的配合度,提升保護力。

公司另外一項技術,更是全球首創通過演算法,在市民未打疫苗或受感染前評估疫苗的有效性。王海天解釋,傳統評估疫苗有效性的臨床測試需時最少三數個月,往往涉及數萬名參與者,亦需要部分人染疫後才能進行,最後回看數據才知結果,新技術則可提前評估,有助藥廠更有效率地生產更高質量和合乎期望的疫苗。

「我們的技術適用於快速變形的病原體,變異很多、很快,就特別適用」,惟每應對一種新的病毒,研究人員都要重新訓練模型,「始終每種病毒形式和特徵各有不同,不能照搬同一套過去,而是需要持續研究並加入新方法」,才能做得準確。

王海天又說,公司另有技術可以預測人類疾病,「這一項專利技術是通過分析基因組數據,預測病人復發的情況,去年亦有發表到一份比較權威的期刊,並跟公司合作當中。」她表示,以人工智能預測疾病不算新鮮事,但因應不同疾病,預測難度差異很大,其中癌症是相對簡單,「我們在做的是很難預測的疾病,如中風復發,因為它有着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並非單一數據就能準確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