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度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各自為政,文字異形,書體多樣,妨礙了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讓原來不同的諸侯國的百姓接受新的身份,秦始皇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制度。最先統一的是文字,由李斯在原來秦國文字的基礎上,修改規範,頒布了一套標準字體,稱為小篆。從此,小篆被定為全國規範的文字。漢字也逐漸定形,字體結構整齊和諧,呈現出方形字樣。

說到小篆,就不得不說「泰山刻石」了。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泰山刻石」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

「泰山刻石」的前半部分敘述秦始皇在全國範圍內申明法令,充分利用法律來保護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各項制度,要求臣民遵循法制,並告誡後代要堅持法家路線,永不改變;後半部分則記錄了李斯隨同秦二世出巡時上書請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詔書的情況。

書法上,「泰山刻石」線條橫平豎直,工整勻稱,圓健似鐵;其用筆都是逆鋒起筆回鋒收筆,行筆不緊不慢、不偏不倚,粗細始終如一,圓轉中裹挾着沉着與遒勁;結構平穩修長,疏密適宜。結體上緊下鬆,點劃間相對均衡,有的甚至均衡到近乎一種原始的「拙」的程度,幾乎絕對對稱,秩序井然,相拱相揖。它上承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遺韻,下開漢隸、唐楷先河,峻拔古厚,骨力豐沛,雍容淵雅,其雄奇威嚴之神采、山嶽廟堂之氣象,為秦代小篆之正宗,是中國古文字的最後階段,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相傳為秦丞相李斯手書,碑石原在泰山頂,後移至碧霞元君祠中,現存山東泰安岱廟中,因風雨侵蝕,字跡沸漫,所剩僅寥寥數字。

對於李斯的書法,前人評價甚高。清代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說:「小篆開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縛以趨簡易,三代以來風氣至此一變。蓋李斯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唐朝張懷瑾則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