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入夜後,紅磡曲街及老龍坑街一帶便泊滿違泊靈車。
◆街坊丘女士表示:「唔好話靈車,連一般私家車想搵個位泊都難。」
◆裕祥殯儀創辦人陳檵垣慨嘆區內泊位一位難求,多架靈車被迫違泊。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可供靈車停泊的公共停車場,傍晚前才有數架靈車成功霸到泊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車位難求阻塞交通 業界直言罰款當交租

紅磡區3間殯儀館,加上俗稱「長生店」的殮葬殯儀服務公司高度集中,令當區有「小殯儀城」之稱。香港文匯報日前直擊當區長生店、花店、石廠散落街頭巷尾,棺材、壽衣無遮無掩展示,偶爾有長生店「偷雞」違法焚燒冥鏹,燒衣濃煙直撲樓上單位,春秋二祭更有大批孝子賢孫到區內拜祭放置長生店內的先人骨灰,除了有礙觀瞻,更令居民頭痛的是靈車到處違泊阻礙交通。有居民原寄望沙嶺殯葬城計劃有望分擔壓力,但最新施政報告披露沙嶺計劃擱置,願望落空之際,據悉業界正醞釀新大計,主動出擊為紅磡殯儀業作出全面規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廣濟

紅磡區的殯儀服務多數集中在曲街至必嘉街一帶,部分長生店無遮無掩展示一副副棺材、壽衣和大量殮葬用品,較有忌諱的市民每次路過都頭耷耷,避之則吉。

街坊:私車泊位難求 何況靈車

居於該區逾40年的丘女士表示,長生店偷偷燒衣是紅磡街景的日常,最困擾更是春秋二祭期間,因為區內長生店放置不少未覓得永久龕位的先人骨灰,大批孝子賢孫到區內拜祭,令當區淪為鬧市中的墳場,街道塞車塞到舉步維艱。

由於該區道路狹窄,泊車位嚴重不足,「人見人怕」的靈車隨處違泊,本身豁達的丘女士雖然尚能處之泰然,但她承認殯儀服務林立對多數街坊的生活構成不便,經常要繞路避開靈車,但奈何「梗有一架喺左近」。她語帶同情地說:「唔好話靈車,連一般私家車想搵個位泊都難。」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現場所見,曲街及老龍坑街一帶路邊「咪錶」泊車位僅20個,但據業內人士統計,區內店舖的靈車卻多達130架至150架,記者日間所見,所有咪錶位都泊滿車輛,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靈車,且大多「未入錶」,每條街更有10架至20架靈車違泊。執法人員也毫不手軟,每到下午3時至4時會來抄牌一轉,然後晚上8時至9時再抄一轉,靈車司機陳先生皺眉說:「預咗交罰款當交租,唔係咁,可以點?」傍晚後走進紅磡,更會見到一排排靈車築成的「車牆」。

行家焗食「牛肉乾」 有每月罰過萬元

裕祥殯儀創辦人陳檵垣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大表無奈,表示收到行家反映,車位不足,為方便儀式進行,有業內人士就近違泊,「有次靈車停泊在殯儀館門外正要將棺材抬上車,交通督導員照抄牌,硬食一張『牛肉乾』,唔係我哋唔想守法,但殯儀館門外多年來沒有正式的泊車位,叫我哋可以點?唔通抬棺材到幾條街外的泊車位上靈車?」

他以自己公司旗下3部靈車為例,指每月收到的告票多達40張,總罰款逾1.3萬元。他坦言,若特區政府或有心人願意為業界提供專屬停車場,業界願意花4,000至4,500元租用停車位。

在業界極力爭取下,運輸署與警方早年在紅磡暢運南道近國際都會大廈的公共停車場,闢出約10個車位供靈車停泊,香港文匯報記者一個上午到上址,發現現場有不少貨車霸佔有關車位,直至傍晚才有5輛「收工」的靈車停泊。

殯儀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吳耀棠也對靈車被迫違泊困局搖頭嘆息,「該些車位名義上供靈車停泊,卻沒有硬性規定只供靈車專用,最後車位只能跟貨車『共享』,彼此經常要鬥快爭位,我哋一般只能在入夜後成功泊進四五個車位,試問得幾個位,如何紓緩違泊問題? 」

他慨嘆,靈車就像「過街老鼠」無處容身,「近排紅磡區瘋狂抄牌,部分司機被罰到驚,只好泊去新界區偏僻山邊,翌日開工前專程去取車,景況認真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