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凡
每當想起鄉下那片青青茶山,總讓人思緒萬千。靈山多秀色!廣福茶山,一片墨綠,層層茶樹組成的階梯漫山遍野,為茶山披了一件墨色的橫條紋絨毛大衣。那山並不巍峨雄壯,但滿山的茶樹也足夠震撼人心!
茶山山腳有淙淙的河水,從山腳爬了一小段路,只見一座無比壯觀的石橋橫亘山腰。那石橋毫無沉悶之感,石頭青蒼的顏色似乎昭示着它久遠的年代,使它有了古色古香的韻味,顯得穩健從容。寧靜古樸的姿態,引人無限遐想。沒想到「別有經行所,迥跨重巒側」,鄉下茶山還有石橋相伴,真是個意外的驚喜!登上石橋,長滿了青草的橋面上,兩條鐵軌依稀可見,當地人說這是以前運煤的鐵軌。現在山上改種了茶樹,軌道沒用了,但石橋作為兩座茶山的連接者,繼續方便着人們在兩座山之間往返。
雨後的古樸石橋與青青茶山,相得益彰,誰見了都會醉了眼,醉了心,誰能分清是石橋陪伴着茶山,還是茶山陪伴了石橋?站在石橋上迎風眺望,山腳的小河變成晶瑩的玉帶纏繞山間,與周圍的茶樹、村居、房頂上飄出的裊裊炊煙組成了一幅動人的「茶山村居圖」。越過石橋,繼續往上就是茶樹種植基地。我第一次與茶樹近距離接觸,充滿好奇。茶樹是墨綠的,但抽出的新葉是嫩綠的,這些新葉從老葉中間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像一個個好奇地望着陌生人的娃娃。
「茶是怎麼採的?」我問旁邊採茶的小妹。
姑娘很熱情,說:「像這樣,用拇指、食指配合中指,夾住新梢要採的部位向上着力。」
瞬息間,只見一朵小小的芽葉隨即落在了掌心。採茶聲韻律感十足,變成了茶樹叢中演奏的春之歌。採茶妹待芽葉裝了滿滿一手掌後放入茶籃,又快速進行下一輪採摘,所有動作一氣呵成。
「我可以試試嗎?」看着手癢,我充滿期待地問。
「當然!」姑娘爽快地答應着。
連續幾個慢動作下來,我也就採了一小撮,而且手指還有點熱乎乎的麻,乾脆改用指甲掐。小妹趕忙阻止了我,「可不能用指甲掐,這會影響綠茶的品質。」
接着,採茶妹告訴我不能採傷芽葉、採碎葉片。仔細觀察我採的茶葉,有的葉片果然碎了。看來,採茶還真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耐心活,只知道修身養性的人喝茶很有講究,沒想到採茶也這麼講究。
「你們採茶真是又快又好呀!」看着採茶妹被染綠的雙手在茶樹叢中不停穿梭,我不禁感嘆。
只見她笑瞇瞇地回答我:「熟能生巧嘛!收茶有嚴格的質量要求。」是啊,採得好收入才高,但付出的艱辛肯定也更多!
想起採茶的辛苦和滿山的茶樹,我不禁感慨:生活中的甜大都是由眾多的苦磨礪而成的,就像喝茶,先苦後甘!只要辛勤耕耘,定會不負青山不負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