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有小大之辨,格一鈎而知天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正在舉行「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華夏早期帶鈎」展覽,精選超過30件德能堂帶鈎收藏,觀眾可免費入場參觀,展覽直至12月3日。帶鈎作為古代工匠精神的載體,展示了當時極為精湛的互鎖鑄造、焊接、錘鍱以及各種鑲嵌工藝,極具研究價值,亦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新視角探索華夏古人的智慧與物質文化。◆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樊慧杰
「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華夏早期帶鈎」展覽以八個單元呈現古代工匠的巧思與妙手,分別為「鈎之道」「金銀鑄」、「金銀錯」、「玄鐵鈎」、「珠玉鑲」、「人與獸」、「遊於藝」及「集大成」。展覽從工匠精神開始,再到帶鈎的裝飾工藝,力圖睹細觀宏,廣求格致,對相關考古資料試作闡發,讓公眾了解鎏金、錯金銀、鑲嵌帶鈎工藝之美,加深他們對帶鈎製作背後的社會動力與匠人精神的認知。
鈎分兩種:一為兵鈎,一為帶鈎。《俠客行》詩云:「趙客縵胡纓,吳鈎霜雪明。」所言即為兵鈎。帶鈎則指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繫腰帶的掛鈎,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
策展人香港中文大學彭鵬教授表示,展覽中一項「獸首錯金銀嵌綠松石鑲鏤空雙螭金片青銅帶鈎」為集大成之作,其精美程度為自己至今所見之冠。儘管漢朝之後,帶鈎的功能性被更為輕便的帶扣取代,逐漸變成文人把玩的雅好,但從這些流傳至今的藏品中可窺見,帶鈎的收藏價值從古至今一直都在。
金銀玉石俱為製作材料
帶鈎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物,所以選材、造型、工藝十分考究。有不少高級帶鈎工藝十分精湛,藝術價值很高。製作精美的金屬帶鈎,先要構思設計,然後鑄造成型,按照圖案雕刻,錯金錯銀、鎏金鎏銀、包金包銀,鑲嵌玉、松石、寶石,多達幾十道工序,十幾種材料。
展覽中一件「錯金銀嵌綠松石神人獸面形青銅帶鈎」,則是在青銅材料上鑲嵌了不同深淺、形狀、尺寸的綠松石。該帶鈎上的「神人」造型圓目寬鼻,闊嘴獠牙,眉間斜線紋飾尤為精緻。
與青銅、玉器相比,黃金在青銅時代早期的華夏中原並非常見之物。藏品「獸首雙螭合體U形金帶鈎」就是一件以黃金為材料的帶鈎,鈎首為一隻獸頭,下方綴有兩條螭龍,線條優美,設計巧妙。
儘管鐵的價值遠低於黃金,但展覽中的一件「貼金動物紋琵琶形鐵帶鈎」,卻得到了策展人的高度讚揚,稱其十分難得。原來,鐵製品極易生銹,古代人們幾乎沒有預防鐵銹的方法,鐵也因此被稱為「惡金」,所以,完整保存至今的玄鐵帶鈎十分罕見。
精美帶鈎象徵高貴身份
帶鈎是身份象徵,帶鈎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鈎價值的標準。
考古發現證明,在帶鈎剛剛開始流行的年代,就由其實用性向藝術品乃至奢侈品開始發展了。《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等書中有「吳作鈎者甚眾」「王鈎甚多」等記載,說明春秋時期帶鈎的使用已經廣泛化。如同現代的人們繫皮帶講究名牌一樣,那時的帶鈎,除了作為腰帶扣之外,亦是身份的象徵。《淮南子說林訓》中記載,「滿堂之坐,視鈎各異」,說明西漢時的士大夫,都非常講究自己的帶鈎製作是否精美別致。因此,帶鈎除了實用外,還引領着上層社會的時尚。展覽中的許多精品帶鈎由於材料貴重、體積碩大,它們彰顯身份的象徵意義或許早已高出實用價值,這一點從古人將華麗的帶鈎作為陪葬品中,也可窺之一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