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昨日公布調查發現,40.7%受訪護老者年齡已達61歲,另有33%受訪者自評承受非常高的照顧壓力。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受訪者自評照顧壓力程度(1為最低,10為最高)

「以老護老」壓力大 團體倡政商社合推多元化社區暫託

香港近年接連發生涉及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倫常悲劇,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惟隨着人口老化,「以老護老」情況只會日趨普遍。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昨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40.7%受訪護老者年齡已達61歲,另有33%受訪者自評承受非常高的照顧壓力。調查亦指出,89.6%受訪者未使用過暫託服務,主因是不認識有關服務及擔心被照顧者不適應。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建議特區政府加強關於暫託服務的公眾教育,鼓勵「政商社合作」推動多元化的社區暫託服務,以及善用科技完善支援配套。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年8月成功透過問卷訪問499名護老者,當中有68.8%受訪者為51歲或以上。同時,69.5%受訪者主要照顧父母,被照顧者的年齡介乎61歲或以上,反映「以老護老」情況普遍。調查並發現,43.3%受訪者指沒有其他人可分擔照顧工作;27.7%受訪者指平日每天需花超過8小時或以上照顧長者,等同或超越一份全職工作的時間。

62.5%護老者易感疲勞

受訪者亦以1分至10分自評照顧壓力程度,以10分為最高壓力,33.3%護老者自評照顧壓力達8分至10分,屬非常高。因應壓力,有62.5%受訪者容易感到疲勞、52.9%容易發脾氣。

雖然護老者承受壓力,但89.6%受訪者指沒有使用暫託服務,主因是不認識有關服務(38.8%)及擔心被照顧者不適應(29.8%)。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表示,這反映護老者不認知暫託服務能夠提供協助,亦顯示現有暫託服務未能回應長者實際的需要。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躍動晚年及社區照顧服務協調主任張燕琳表示,不少護老者雖然有能力照顧長者,但壓力依然沉重,而合適的社區暫託服務能使他們獲得喘息空間,有助長遠達至「居家安老」。她建議政府善用照顧者資訊平台及「暫託體驗」等多元方式,教育護老者和長者認識及善用社區暫託服務。

建議善用科技完善護老者支援配套

她同時建議政府帶頭推動護老者使用社區暫託服務,為護老者提供實報實銷的社區暫託支出津貼,並津貼或嘉許提供暫託服務的商戶,鼓勵「政商社合作」推動多元化的社區暫託服務;以及善用數碼科技完善護老者的支援配套。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與深水埗商戶合作,於今年5月推出長者社區暫託服務「角落休息暫」,至今已有6間商戶加入,已服務近百人次。張燕琳指出,服務處會為參與商戶的員工提供訓練,以應對長者的不同需要,接下來打算找多點深水埗商戶參與活動,亦計劃在觀塘區提供該項服務,「我們誠邀更多有心人成為義工或提供社區暫託空間,共建護老者友善社區。」

素年餐廳是深水埗「角落休息暫」暫託點之一,其負責人何小姐表示,近年來見到許多照顧者的悲劇,而深水埗區有不少長者,因此希望能出一分力。她指在社工及義工的支援下,在餐廳提供暫託服務並未有干擾日常生意,反而帶來正面影響,認為是非常值得投入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職員更多了解到如何細緻服務長者,其他客人見到我們有提供這樣的服務,對餐廳的印象更加好。」何小姐呼籲更多深水埗區的店舖可以參與成為暫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