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集團董事長李大宏(中)等與香港文化藝術界人士合照留念。 鄭海龍 攝
◆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林映(左二)與畫家鍾建新、盧峰畫廊魏勤校長、高麗明、馬志明等合照留念。鄭海龍 攝
◆趙素仲展示數十年前在香港文匯報寫稿的剪報。 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創刊75周年慶祝儀式昨日於會展盛大舉行,文化藝術界一眾老友齊相聚,「香港文聯」執行會長李秀恒、書畫家梁君度、葉永潤、張成浦、李裾人、趙素仲、鍾建新、盧峰畫廊魏勤校長、高麗明、馬明等,高志森、方保僑、任朗呈、許健生、專欄作家廖書蘭、潘國森、梁振輝、余似心、李漢源、趙陽、查小欣、小蝶、林爽兒到場慶賀,細數與文匯報之間的點滴緣分,亦寄望報紙兼容並蓄、繼往開來!◆採訪:副刊組

畫家趙素仲帶來了她於1968年刊登在香港文匯報副刊的文章《秋收小曲》剪報,泛黃的剪報講述着她與香港文匯報跨越半世的緣分與故事。「我1962年來港,當時15歲,沒有書讀也沒有工作,有一日父親帶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去沙田紅梅谷旅行,在車上,前座的人下車了,留下一份香港文匯報,我就拿來看看,發現這份報紙很好看,不同於我父親喜歡看的《華僑日報》,於是我就開始每天看。很快我就在香港文匯報上看到漢華夜中學招生的消息,於是就報名讀書,由中三讀起。」後來在趙素仲中四時,因為擅長寫畫,她被老師介紹去幫其一位朋友做工,寫一千多張聖誕卡,做完後老闆很滿意,於是將她轉作長工,她就這樣擁有了第一份工作,也因此走上了藝術創作的道路。

後來,趙素仲就經常寫文章,給香港文匯報投稿,佳作常有刊登。60歲之後她又在香港文匯報開設專欄,專欄名為「詩畫人生」,以一首詩配一幅畫的形式進行創作。她感慨地說:「那時我初初來到香港,什麼資源都沒有,香港文匯報讓我獲取了很多信息。如果當初我沒有看到這份報紙,就不一定會去學校讀書,也不會走上文藝之路,我的人生不一定會像現在這般。我與香港文匯報有着深厚的緣分,十幾歲的我未曾想過今日我會在這裏參與香港文匯報創刊75周年慶祝儀式,我感到很開心。」

鍾建新、魏勤、馬志明、黃永暢、高麗明等一眾畫家都表示,報章保留一定的藝術、文化版面是很必要的。馬志明說:「我們從小到大,都是靠報章的文化藝術版面汲取知識,這對於我們的成長非常重要。」鍾建新表示:「香港文匯報的副刊文藝版面一直內容扎實豐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以前香港文匯報有個專欄,每期都有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旁邊配一段介紹,雖然篇幅不大,但我受益匪淺。」

以「文」匯友 海納百川

多位資深專欄作家亦分享了自己與香港文匯報之間的緣分。作家廖書蘭表示,香港文匯報這些年更貼近社會,接近普羅大眾,既有知識性、學術性,也展現出貼地的社會百態。

已為「文匯園」版面撰寫專欄逾7年的資深出版人梁振輝,5年前也曾出席香港文匯報創刊70周年慶祝儀式,他表示:「香港文匯報能夠共融多元文化,這項特質這麼多年都沒有改變,我們作者提出的建設性意見也多能採納,這點非常難得,這也是我繼續為『文匯園』寫專欄的動力。」他冀望香港文匯報敢於面對變化,善於適應變化,不斷前進,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香港東方書畫院院長、獅子山文藝協會會長梁君度自稱是香港文匯報的忠實擁躉,「像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的報紙這般堅持正道、實事求是的報紙,香港並不多,社會更需要一些這樣的正能量。我也在通過為香港文匯報寫稿的方式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希望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出一分力。」

作家潘國森則回憶道,自己與文匯報之間已有18年緣分,不知不覺間,已在「琴台客聚」欄目發表雜文約900餘篇,合共約千萬字。他以「文」和「匯」兩字字意展開,坦言一份報紙文脈興隆乃是因為承載眾人的努力。「75年大概等於4至5代人,我不像很多本報的職員與讀者那樣,家裏幾輩人可能都和本報有緣分,我與香港文匯報只有十多年交集,是『遲來不見早花開』。」但儘管與文匯報只有十多年交集,他卻也見證了不同的「文」事如何在這一方天地匯合,留下歷史的印記。

作者余似心潛心經營「翠袖乾坤」欄目多年,她認為一份報紙可以辦這麼久,而且越做越好實屬不易。「在香港以及不同的地方的人,都可以透過這分報紙了解香港發生的一切。我為文匯報寫稿多年,看到了它的慢慢發展,直到今天實現了多元化的展現。」

資深傳媒人林爽兒感嘆75周年是個值得紀念的大日子。她希望文匯報可以蒸蒸日上、越來越進步,銷量也越來越好。

年輕作家趙陽則認為,香港文匯報應該繼續堅持自己的特色,更加貼地。他也希望香港文匯報能夠繼續成為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精神家園。

開拓進取 繼往開來

「我好記得黃霑先生在離開前的兩三年,都稱自己只看大公報、香港文匯報,因為很真實。」著名導演高志森說,「到了今時今日,香港的傳媒氣氛當然還是有很多西方的聲音,但我看到很多市民都在網絡上點讚文匯報,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趨勢。我會繼續支持!」

香港時裝設計師任朗呈則認為傳媒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冀望香港文匯報繼續發揮正面影響力,促進社會和諧,「期待下一個75周年!」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寄望香港文匯報多着重民生報道,令政府能關注得到,「同時經濟發展必定向大灣區出發,所以也希望能報道多一些大灣區的商業生態環境,讓香港讀者多些知道如何向大灣區發展。」

香港電腦商會主席許健生則希望未來香港文匯報能多報道香港工商民訊息,讓內地讀者更準確了解香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