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振興 (左三)表示,香港在等待市場基本條件改善的同時,需思考如何成就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新股市場。

首三季料籌247億瀉61% 全年集資或11年最差

環球高息環境及經濟狀況欠佳,影響新股市場表現。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昨發布報告,預計今年首三季香港新股市場只有44隻新股上市,集資247億港元,較2022年首三季的51隻新股集資640億港元,分別下跌14%和61%。而以首三季的IPO額計,港交所排名退至全球第八,落後於印度及印尼。德勤預計,本港全年集資額有機會跌至約500億 ,是11年以來的最低集資水平。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德勤指出,今年全球多國仍飽受通脹影響,多國央行及歐洲央行持續進行加息,美國加息周期未能見頂,而全球銀行危機 ,以及內地經濟有待進一步反彈,加上極端氣候現象頻發,令到市場籠罩着憂慮,前景未見明朗,故今年全球首三季超大型新股規模明顯不及去年同期,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資額總額較去年下跌54%。香港新股市場首三季同樣持續受到美聯儲加息多次、美國多家銀行倒閉、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等多個外圍市場因素影響而放緩,新股數量及融資金額較去年雙雙大幅下滑。

上交所及深交所雄踞冠亞

以今年首三季集資額計算,德勤預計上交所將以1,990億港元,維持在全球排名首位,深交所排名緊隨上交所之後,納斯達克排第三,紐交所排第四,阿布達比證券交易所排第五位,印度及印尼的證交所分別以273億港元及256億港元爬過香港的頭,居第六及第七位,港交所排名退至第八位。

高息環境添市場不確定性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雖然美聯儲於本周較早時間召開會議後決定暫時不會加息,然而同時又指出會於今年稍後時間再加息一次,及計劃將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的時間更長,為準備在香港上市的潛在發行人增添不確定性,並影響他們的上市窗口。加上香港大部分的新股是源自內地,這些公司均受到內地經濟持續恢復力度所影響,因此預計香港新股市場或會迎來過去11年來最低集資水平。

港可力拓多元化新股市場

他續指,在等待市場基本條件改善的同時,需要思考,除了與其他海外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外,香港該如何吸引及落實更多海外公司來港上市。香港應如何更好擴容,進一步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豐富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引入更多內地和其他市場的資金,成就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新股市場。整個資本市場亦應該怎樣更好轉變發揮專業投資者、風險投資(VC)和私募股權投資(PE)對市場的推動,以支持香港新股市場和其生態圈的長期、更健康的發展。

內地經濟向好利估值回升

另一方面,該行指,過去兩年香港為包括科技、生物科技、來自海外、尋求大規模集資資金、或使用人民幣結算在內的公司上市而設立的基礎建設和生態圈已獲得改善,包括優化股票互聯互通機制、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推出雙櫃台證券、港交所在紐約和倫敦開設新辦事處、與不同海外的證券交易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及即將推出的FINI。然而,美國持續加息、全球銀行危機和內地經濟復甦力度遜預期均令到股票交投放緩等因素令港股估值處於低位,直到以上部分因素得以消除或改善、尤其是美國加息的不確定性和內地經濟有望持續恢復向好時,估值才會回升。基於多個不同的改革已經開始實施,該行預期香港的新股市場之後能夠得以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