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國 博士 立法會議員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

本港在一個多星期時間內,先後遭到超強颱風「蘇拉」和特大暴雨侵襲,特區政府首次宣布「極端情況」生效,並啟動了「全政府動員」機制,協調各部門、地區組織及「關愛隊」通宵應急和救援,地區組織和居民守望相助、攜手抗災。面對嚴峻的挑戰,政府應災有道,大部分被水淹浸的道路迅速清理,一度被山泥傾瀉阻斷對外聯絡的石澳,經過各部門通力合作,也實現了有限度通車。風雨過後,社會運作及市民日常生活基本回復正常,政府付出的努力值得肯定。不過,整個過程都顯示出,本港在應對天災的預案和策略上仍大有改進的空間,有必要盡快提升抵禦和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建設國際安全城市。

立法會財委會在9月6日舉行特別會議,審議政府要求向賑災基金撥款的申請,用於支援內地應付水災,本人和經民聯都非常支持。我在發言時表示,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是二十一世紀人類共同面對的嚴重威脅,發生在內地的災情,也有可能在香港發生。例如本月初襲港的「蘇拉」,慶幸最終破壞力不算太大,而特區政府在事前跨部門協調,又提前發放資訊,確實對市民起了警示作用,讓大家有所準備。在預測颱風路徑、時間和風力等,現時有大數據和超級電腦,也做得不錯。善後工作有全政府的動員,較以往有進步。不過,我更關注的是,極端天氣可能會來得越來越急,也越來越頻密,甚至成為新常態,該怎樣應對呢?社會各界確實要未雨綢繆,特區政府有必要就其他地方的經驗教訓,進行分析和總結,為香港將來應對極端天氣作更好的準備。

一場超級黑雨為本港帶來一日600多毫米的雨量,為全年雨量的四分之一,被形容為「500年一遇」。這場暴雨對本港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超強颱風「蘇拉」,全港廣泛地區出現嚴重水浸,黃大仙港鐵站及其毗鄰商場更受到洪水重創,此外還有多處護土牆倒塌,造成山泥傾瀉;加上一些地方土壤流失造成路陷,交通大受影響,山泥傾瀉更暴露了紅山半島一些獨立屋可能存在嚴重的僭建問題。凡此種種,都向社會各界敲響了警鐘,顯然並非靠一般的小修小補就可以解決問題。

本月初的特大暴雨充分顯示,極端天氣足以為現代化都市帶來嚴重的破壞,也暴露了香港在防災抗災方面存在不少短板。本港以往在鞏固斜坡、建設蓄洪池等工務工程投放不少資源,發展了先進的技術,但面對城市老化問題,需要再檢視全港的主要渠道和排水系統、有潛在風險的斜坡等,訂立處理方案,以進一步加強抗洪和防止山泥傾瀉的能力。對於威脅公眾安全的違法僭建,更要嚴厲執法,務求盡早排除隱患。為了城市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本港必須在規劃新發展區和相關基建設施方面,提高防洪抗災的安全系數。

氣候變化帶來更多極端天氣狀況,是本港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特區政府應設立跨部門的「城市安全督導委員會」,制定具前瞻性的安全城市發展政策,全面檢討本港現行各項有關城市安全的方案,投放足夠資源以提升預警、防災、抗災能力,並推廣城市安全文化,進一步鞏固本港作為國際安全城市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