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銀行加大力度引導外匯市場信心和預期。人行昨日決定,自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下調至4%。人行解釋,此舉旨在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的運用能力。分析稱,人行政策有助於增加市場上的外匯供給,向市場釋放外匯流動性,從而進一步紓緩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推動人民幣匯率降低波動、回歸常態。
今年7月人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首次動用外匯政策工具箱,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上調至1.5。而今次是人行繼去年9月中旬後,再次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向市場明確傳遞政策信號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人行在一年之內兩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政策信號,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指出,截至7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各項存款餘額約8200億美元,這次降準預計釋放約164億美元(約1286億港元)的外匯流動性。華金證券首席宏觀及金融分析師秦泰分析,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旨在降低持有外匯的成本,本次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信號意義,可防止持續貶值預期的形成。
秦泰指出,2021年以來四次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的調整,均對匯率與匯率預期起到較好引導作用,2021年的兩次升準有效緩和了人民幣過快升值的壓力,而去年5月、9月外匯存準率的下降則適度緩和了當時人民幣貶值壓力。
「降息、降房貸利率、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等,是同步考慮並同步推動實施的。」馮建林表示,從內地經濟基本面出發,一方面,人行近期推動新一輪降息。另一方面,當前美國經濟走勢良好,美元或仍續強勢。鑒於此,人行在降息的同時,也要考慮穩定匯率。此次外匯降準釋放的逾百億美元資金本身對市場的影響可能有限,不過「此次調降表明人行穩定匯率的堅定態度」。
未來或追加調控措施
市場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從7.1305貶值至7.1811,跌幅約506點或0.7%;同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從7.1465貶值至7.2904,跌幅1439點或2%。
董希淼相信,人行是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料推動人民幣匯率降低波動、回歸常態。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秦泰強調,在資本賬戶開放度有限,外儲規模仍超3萬億美元的情況下,人行有充足空間實施非常態化的匯率干預行動。馮建林也相信,未來人民幣匯率若繼續走弱,人行仍可能追加調控措施。
(來源: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