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樂未開救護車時,是一位賽車手。
◆劉德華也有參演其一。
◆在《速命道》中柯有倫(左一)飾演阿杰。
◆「頑童」3人在片中演出 。
◆「頑童」瘦子與陳嘉樺在戲中有不少對手戲。
◆導演柯有謙指,山路是台灣最美的風景之一。
◆張惠妹話唱這首歌很有挑戰性。

導演柯有謙受到有「亞洲第一飛人」之稱的爸爸柯受良所影響,身兼專業賽車手、特技指導、電影導演、歌手等多棲要職。今年是小黑(柯受良)逝世20周年,兩名兒子自幼深受父親影響,柯有倫、柯有謙為了緬懷爸爸,找來「頑童」瘦子、大淵、小春以及陳嘉樺(Ella)演出電影《速命道》,還邀請到劉德華、曾志偉等特別演出,柯氏兄弟打造出獨具風格的「浪漫飛車電影」,延續家傳的「速度之魂」!◆文:蕭瑟

柯受良經常展示其驚人的凌空飛車特技,並曾以跑車及電單車挑戰飛越萬里長城、黃河及西藏布達拉宮。1997年6月1日駕駛汽車飛越黃河的壺口瀑布慶祝香港回歸,因此有「亞洲飛人」的稱號。因此,《速命道》延續已故「車神」柯受良的飆速傳奇,讓大家知道「速度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就如戲中的「小樂」把救護車當賽車開。

籌備6年 邀劉德華演出

柯有謙爸爸柯受良領導的「黑家班」一直在飛車特技行業發展,今次拍攝《速命道》,柯有謙也找來了「黑家班」出身的特技指導朱科豐合作。其實片中的飛車戲由多處取景再加特技併合,其中一場雨中的山路飛車戲更非常特別,因為原本劇本是沒有落雨,但拍攝歷時3日都很「幸運地」遇上雨水,甚至一開拍時就下雨,休息時雨勢就變小,令整段戲更有刺激感。

柯有謙坦言自己從小就沒有什麼才藝,老是調皮搗蛋,所以爸爸柯受良就培養他學習賽車,果然柯有謙也沒有讓爸爸失望,11歲就在比賽中嶄露頭角,13歲時爸爸過世,為了不讓媽媽傷心和擔心,柯有謙也放棄了賽車生涯。為了傳承爸爸的這份精神,柯有謙和哥哥柯有倫耗時6年籌備《速命道》,拍攝期間更因疫情關係,瘦子到香港和劉德華對戲時,不得不先接受隔離。

劉德華早前特別錄製視頻為電影撐場,表示在20多年前,跟小黑哥合作了《笨小孩》這首歌,如今跟小黑哥的兒子柯有倫、柯有謙拍了一部關於賽車題材的電影,盛讚兩兄弟跟爸爸一樣很聰明、很有才華,對電影非常有熱誠,跟他倆合作很開心很舒服,是非常有意義的傳承。

張惠妹為電影唱主題曲

至於,《速命道》主題曲《離別總是那麼突然》,是由久違3年的天后張惠妹主唱。《離別總是那麼突然》以蕭邦的《離別曲》(Etude Op.10 No.3-Tristesse)作為前奏,在演唱上,巧妙呼應歌曲主題《離別總是那麼突然》:「人生的離別總是突如其來、毫無先兆,沒有規律可循。」張惠妹表示唱這首歌很有挑戰性,要進入角色的視角POV,聲音裏需要有戲,與演唱其他的歌曲很不一樣。

《速命道》講述一輛救護車與神秘跑車「地獄貓」從港口、山道一路廝殺到高速公路,彷彿城市之中的武當之巔高手過招,到底新一代的車神會是誰?如果兩個只能活一個,誰可笑到最後?

開着救護車的「小樂」(瘦子飾)曾經是最佳賽車手,在一場與哥哥「阿杰」(柯有倫飾)的比試中,哥哥意外身亡,小樂自暴自棄,直到遇見女醫生「慧慧」(陳嘉樺飾),轉念成為了救護車司機,誓言要「用速度救人」。然而一名手握名冊的神秘賽車手「地獄貓」突然出現,凡被挑戰的賽車手最終必然喪命……像是現代武林的地下賽車,儘管性命攸關,還是無法阻擋一群狂熱者對速度的追逐……在小樂的死黨「三寶」(大淵、林真亦、林志謙飾)的調查下,各意外真相逐漸浮現……

送《速命道》換票證

由只令發行有限公司送出《速命道》電影換票證30張予香港《文匯報》讀者,有興趣的讀者們請剪下《星光透視》印花,連同貼上$2.2郵票兼註明索取「《速命道》電影換票證」的回郵信封(填上個人電話),寄往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3樓副刊部,便有機會得到換票證兩張,先到先得,送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