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勳 立法會議員

建設「北部都會區」由2021年提出至今漸見雛形,最新舉措是政府上周宣布成立專責部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北都辦),負責在「北部都會區」計劃擔當整體倡導及統籌角色、制定創新的規劃及土地政策與執行安排等。政府就落實「北都區」建設走出一大步,落實由正式對接單位處理「北都區」工作。期望北都辦由統籌、規劃到執行建設上可以做到一體化,提速、提效推進「北都區」的房屋、交通基建、產業發展、生態保育等各方面的發展。

筆者於2021年提出香港應把握新界北連接內地的地利優勢,將新界北建設成香港新中心,除了解決房屋等民生議題,並抓緊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的機遇,為香港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有關建議獲上屆政府接納,惟「北部都會區」項目眾多、工程龐大,外界即使對相關規劃和建設有興趣,但也沒有清晰對口,出現政出多門的問題,令公眾難以清楚掌握「北部都會區」的願景及方向。

集中統籌 提速提效

特首李家超在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表明會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過去大半年,政府由設立北部都會區籌備辦公室,到上星期正式成立統籌辦公室,令建設「北部都會區」有專責部門,做好對內、對外的對接工作。北都辦將會為「北都區」建設作整體倡導和統籌,而今年內亦會制訂並公布相關的行動綱領和具體計劃。

雖然成立了北都辦,但目前要推進各項建設,具體的執行細節仍然分散於不同政府部門,例如銳意發展創科產業的新田科技城,相關土地運用仍會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安排;數條新鐵路如港深西部鐵路、北環線等,則會由北都鐵路辦跟進,建設碎片化問題沒因成立北都辦而消失。

要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相關工作應更集中在北都辦身上。要做到整體統籌,就要更有相應執行權以至法定權力,例如可以直接刊憲等,並進一步簡化發展相關的行政程序,讓北都辦可以更好發揮本身的作用,更獨立自主地推進工作,對「北都區」的建設規劃到落實迅速執行,做到「直接拍板、直接推行」,而無須在決定政策後,仍交由不同部門執行。

以香港早年發展新界多個新市鎮為例,港英政府在1970年代初期成立掌握不同發展功能的新界拓展署,專門負責新界的規劃及開發。對新市鎮的研究、規劃以至填海、不同的工程建設等,均由新界拓展署「全權拍板」,並以建立自給自足、有均衡發展的社區為目標,讓居民在新市鎮內滿足生活所需,包括興建房屋、交通基建、醫院、康文設施等,而多個新市鎮亦在大約十年間先後完成發展。

政府可以將北都辦定位為推進特定大型項目的法定機構,類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負責興建及營運、管理西九文化區,或者機場管理局負責香港國際機場的營運和發展,掌握特定權力以致力完成指定項目。

善用土地 帶動發展

「北部都會區」涉及的範疇眾多,要令整個新界北部打造成集優質生活、產業發展和文化休閒於一體的都會區,便應參考內地的頂層設計、片區統籌模式,而北都辦便應兼顧起這統籌工作,將「北部都會區」的不同組成部分各自清晰定位後,邀請發展商參與建設,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該處,借助私人市場的力量、速度和彈性,做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讓「北部都會區」不會碎片化,既保留新界北已有的特點和功能,亦善用土地發展產業和建設公共配套,帶動各種商業發展。

政府今年內將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和具體計劃,相信有關細節可以讓大家明白「北部都會區」已形成,清楚建設「北都區」的時間表。政府應為有關計劃設立績效指標,確保項目如期甚至加快推進,同時加強宣傳推廣「北部都會區」的願景,讓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看到「北部都會區」並非遙不可及的項目,而是讓市民改善生活、有更好就業機會,以至帶動香港繼續發展的經濟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