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文公子是現屆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的會長,該會除以凝聚校友、回饋母校為宗旨外,亦是辦學團體,屬下有兩間中學、一間小學及三間幼稚園。6月是學校的畢業季,文公子亦收到各屬校邀請,出席其畢業典禮。作為會長,文公子的確有意全數出席,然而,最後卻只能無奈缺席其中一間屬校的典禮,因為與中大60周年一個重點校慶項目的啟動禮撞了期。

該項目為新亞書院校友會與中大校友事務處合辦的「咫尺之圓·甲子有藝」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友藝術展,將於6月23日至25日一連3日假西九文化區舉辦。該展覽陣容鼎盛,將呈獻逾60位校友藝術家及老師之創作,包括國學泰斗饒宗頤教授、丁衍庸教授,以及黃進曦、周俊輝、張子軒、劉彥韜、張小黎等校友藝術家;而展覽售出之作品收益,於扣除開支後將捐助「中大60周年大學發展基金」,喜愛藝術及收藏善品者,不容錯過。

在忙碌的6月份,中大校友會聯會亦剛舉辦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就是在上星期邀得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於紀利華木球會主講「再生醫學的前途與挑戰」。當晚筵開6席,席間70多位來自不同書院的校友,都認為獲益良多。

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dicine)指製作具有功能與生命性之身體器官組織,用於修復或替換人體內因為老化、患病、受損所造成之不健康器官與組織;或以方法刺激體內組織或器官再生之學問。而段教授就是再生醫學的世界級權威,研究領域是骨骼再生,特別針對關節炎的再生治療研究。

段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其研究成果及專利。據段教授的比喻,關節發炎就像馬路出現了一個窪洞,簡單的做法就是找人重新填進物料,然後封口,並確認封口的四周,能與原來的馬路結構緊密黏合起來。而段教授就是能借助再生醫學的方法,為以往只能替換人造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新方向。

最後,段教授指出了創新的4個特點,以總結再生醫學研究的創新所在。該4個特點,包括「創新是一個產品、過程或服務」「創新是改進(增進或轉化),不僅是創造新事」「創新是團隊活動,需結合不同專長」,以及「創新需要對社會有所影響」。

據悉,段教授在出任中大校長以來,依然研究不斷,共發表了75篇學術論文,可見其真能善用時間,下次有機會時,應邀請校長分享時間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