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醫療旅遊展昨日起一連三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

香港文匯報訊 大灣區醫療旅遊展昨日起一連三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醫療行業發展趨勢及新技術形勢學習研討會同日開鑼。多位專家認同透過大灣區平台,可更有效發揮跨區域合作,包括合作進行藥物研發、醫療資源共享、學術交流等。有深圳專家表示,留意到香港看症輪候時間長,建議可透過跨境合作,讓有需要港人到深圳看症,透過醫療資源共享,縮短在港輪候時間。

兩地「設備共享」 縮在港輪候時間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田耕在研討會上表示,本港專科門診各項檢查類別輪候時間長,而內地有許多醫院的醫療設備「吃不飽」,若兩地能做到「設備共享」,對患者是福音。

上海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主任孫伯民指出,大灣區城市人口基數大,在引入昂貴醫療設備更具成本優勢,期望未來透過大灣區醫療互通,共享資源。

是次大灣區醫療旅遊展吸引多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球各地的醫療機構參加。香港醫美藥品企業負責人黎先生表示,希望在展會中向大灣區其他城市以至全國的醫美機構、健康產業推廣自家品牌與產品,尋找合作契機。

來自深圳的生物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張先生表示,香港在藥物研發上是國際交流熱點平台,市場更為成熟,對新技術包容度高,期待能在香港尋找合作夥伴,讓企業技術優勢得到長足發揮。

遼寧醫療設備企業市場經理孫先生表示,第一次來到香港參展,期望以香港作為平台,向大灣區及海外推廣產品,又希望以展會作為平台,與各地醫生、學者及機構溝通交流,尋求未來更進一步的合作。

「大文健康」傳遞最新醫學資訊

大公文匯集團旗下的線上平台「大文健康」欄目是大灣區醫療旅遊展獲邀參展商之一。展覽首日吸引不少醫療行業人士向攤位負責人尋求合作諮詢。大公文匯新媒體高級項目經理黃潔儀表示,「大文健康」是一個綜合型的健康及醫療資訊欄目,以跨專科的全方面醫療健康資訊為主,邀請不同專科醫生共同解構各類疾病的特點、治療方案,整合資訊後會以文章、影片等方式傳遞專業準確的中西醫學知識,並將最新醫學資訊向公眾發放,同時破解坊間謬誤。

「大文健康」將於今年8月推出連續影片特輯—「華專脈搏」之「健康智庫」第二季,與知名醫療機構Icon癌症中心合作拍攝,邀請腫瘤專科醫生張文龍、結直腸外科醫生朱建華等專科醫生向大眾講解跨專科治療的醫學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