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王勝泉、林群聲。
◆都大粵劇課堂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新成立的香港粵劇藝術團與香港都會大學「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正計劃攜手推廣粵劇文化,培育年輕粵劇演員和樂師,並向更廣大群眾推動粵劇教學導賞。藝術團行政總裁王勝泉昨日表示,有見坊間粵劇演出質量參差,希望能在都大的研究輔助下,讓業界找到調整方向,將經典粵劇做得更優秀,支援青年粵劇從業員優質發展。都大校長林群聲則提到,研藝中心除會推動粵劇相關學術研究外,亦會透過數碼化存檔、建立網課平台及劇本翻譯等,提高本地年輕人及海外觀眾對粵劇的認識和欣賞,達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目標。

都大在2021年起開辦「粵劇文化:導賞與體驗」,讓學生了解粵劇藝術的基本內涵、風格和美學特點,以及粵劇的組織、運作和演出方式。該校近日獲捐款設立「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將於8月舉行儀式,並舉行首場折子戲專場 「學研粵藝 劇粹炫輝」,演出五齣經典粵劇折子戲。

英譯粵劇劇目 向非華語觀眾推廣

林群聲昨日受訪時介紹,為更有效向外推廣粵劇,研藝中心計劃將經典粵劇劇目翻譯成英文,首階段會先翻譯折子戲,主要就劇本或歌詞進行摘要,能讓非華語觀眾在欣賞演出前了解故事梗概。

他說,現時大學中有不少非華語學生,未能選修全中文教學科目,粵劇作品的英文譯本能為非華語群體提供入門機會,有利於粵劇走向國際,向非華語受眾推廣。

研藝中心還會把經典粵劇作品、錄像和文物數碼化存檔,並會建立網課平台,上傳視頻如粵劇導賞等,讓青年一代和海外朋友認識粵劇這門國粹。林群聲表示,粵劇傳承了忠、孝、仁、義等傳統美德,當中有不少奧妙之處,值得年輕人接觸學習。

在學術研究方面,都大亦會與業界緊密合作,建立粵劇的核心元素、市民欣賞粵劇取向、粵劇質量等課題的研究數據,找出現時粵劇的短板,幫助業界進行優化,提高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

課程結束後 八成學生更愛粵劇

本身在都大兼教粵劇課的王勝泉分享,不少學生初學時都對粵劇抱有懷疑,「但課程結束後,80%的學生表示對粵劇的喜愛度增加,反映正確的粵劇導賞對推廣的重要性。」

他表示,香港粵劇藝術團的成立,希望能全力培訓有潛力有熱誠的青年粵劇從業員,「現時香港每年有逾千場粵劇演出,從業員不缺機會,但是坊間演出質量參差,倘若重量不重質,對年輕一代發展沒有益處」,因此會結合都大的研究輔助業界調整,希望將經典粵劇做得更優秀。為此,藝術團會提供資源如排練場地、道具儲存等,讓青年從業者參與製作過程,提升藝術修養和累積經驗。王勝泉說,藝術團將邀請粵劇名伶如朱慶祥等,為有熱忱演員授課,針對其不同弱點進行教學,幫助他們提高演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