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的刀削麵經過多次揉搓、反覆折疊而成,口感富有「嚼勁」。 資料圖片

早前,如常地到家附近「搵食」。試了一間網紅新店,坊間傳得火紅火熱,但我卻覺得不地道。其實,很多地方菜來到異鄉,都會因為遷就當地人的口味而有所變化。要不就是減一下麻,要不就是減一下辣。當一道菜缺失了某一個分量的香料後,就會變成一種「似是而非」的味道。所以,我格外珍惜一些能守着老味道的小店。

有一家在我家附近的山西小店,因為敵不過疫情,兩年多前無奈結業。從此,我就找不到這熟悉的「山西印象」。

到底「山西印象」是什麼?我首先會想到富甲一方的晉商,然後聯想到那從不會打動我的山西陳醋。然而,真正讓我魂牽夢縈的,卻是那一口樸實無華的山西麵食。

打從小時候我就很喜歡澱粉帶來的滿足感。無論米飯還是麵食,只要能大口大口地送進嘴裏,我心裏就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滿足感。我媽有一道「手路菜」,她說叫做「麵粉粿仔」。名字似乎有點意思,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麵粉和成麵團,然後捏成一顆一顆,放進用蝦米、香菇調成的高湯。等「粿仔」熟了,澆上閩南人最愛的麻油即可。

別以為那粿仔會包着什麼餡料,它的美味就是如此粗獷、如此憨厚。我愛的就是那一口濃郁的麵粉香,愛的就是那一口澱粉質堆砌的飽腹感。

我的胃大概就是這樣將養出來,所以長大後,我偏愛厚皮餃子,也愛大咧咧的刀削麵。一口咬下,那經過多次揉搓、反覆折疊而成的筋道,會產生一種富有「嚼勁」的口感,這也是我最想捕捉的感覺。

因此,我跟大部分的北方人一樣,總覺得南方的麵太幼、太沒勁,總是有一些說不出的不對勁。後來,我從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道南方產的叫「春小麥」,山西、河南等地產的叫「冬小麥」。由於「冬小麥」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所以較「春小麥」更能打出筋道,因此比較耐嚼,也相對可以久煮不爛。

我相信除了我們閩南人愛吃軟爛的「麵線糊」外,應該沒有人想吃軟爛的麵條吧。於是,南方人想到把食用鹼加到麵粉去,讓麵粉中的蛋白質轉性,增加筋力。可是,鹹水卻會帶來苦澀味。那怎麼辦?聰明的南方人告訴你,可以先讓麵粉放一放,散一點鹼味後,再焯水脫鹼,這樣不就可以吃到又彈牙,又不苦的麵條。所以,今天大家吃麵時,會看到師傅用一鍋水焯麵,然後隔水,再從另一鍋取高湯注入。

說了這麼多,其實味道這玩意兒是很個人化的,除了受到食材的影響,也會因為情感而變化。前幾天,看到那家山西麵店在幾個舖位旁邊重開了。雖然還是半拉鋼閘,還沒開業,但是好吃的我還是忍不住往裏探看。就在這一下,一把熟悉的聲音說道:「怎是您?記得我嗎?」然後親切端上了一瓶飲料給我。其實,我怎麼不記得,就是因為懷念,才會探頭。

憨厚、樸實、麵食,大概就是我的「山西印象」。

◆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科目,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

逢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