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影響香港約18萬公務員加薪幅度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昨日出爐。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昨日公布,私營機構的基層、中層、高層員工薪酬趨勢總指標均為正數,分別為5.66%、5.68%及3.91%,在扣除遞增薪額後,基層、中層、高層公務員的薪酬趨勢淨指標分別為4.5%、4.65%及2.87%。公務員事務局表示,已收到調查的初步結果,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將按既定的機制決定公務員最終調薪幅度。公務員總工會認同,數據客觀反映調查時的市況,但隨着社會復常,經濟好轉,整體人力市場暢旺,期望政府「拍板」的薪酬加幅更具競爭力,以挽留人才。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會)主席李律仁昨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調查結果反映了108間參與的公司、涉及逾13萬名僱員,於去年4月2日至今年4月1日期間的薪酬變動,其中涵蓋81間規模較大的公司(僱員人數為100或以上)及27間規模較小的公司(僱員人數為50至99),相關公司都是行內有代表性、有健全薪酬制度。

調查結果顯示,在計算基本薪金指標連同額外酬金指標後,基層、中層、高層的薪酬趨勢總指標分別為5.66%、5.68%及3.91%。

根據公務員調薪機制,政府會從各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總指標減去相關薪金級別的公務員遞增薪額開支,以得出薪酬趨勢淨指標,在扣除遞增薪額後,今年基層至高層公務員的薪酬趨勢淨指標分別為4.5%、4.65%及2.87%。若政府接納有關建議,以一名月薪24,670元的基層公務員為例,將獲加薪一千多元。

李律仁表示,調查委員會的工作只是「客觀」、「如實」地提交報告,並非提出建議。調查委員會委員正詳細研究調查報告再進行分析及討論,並於下周三舉行的會議審核及考慮確認調查結果,其後再向政府提交調查結果。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梁卓文表示,薪酬趨勢淨指標只是公務員薪酬調整的「第一步」,並非唯一考慮因素。去年的基層、中層、高層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分別為2.04%、4.55%及7.26%,但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最終決定公務員劃一加薪2.5%。

他表示,薪酬政策目的為吸引和挽留公僕為市民服務,希望政府可維持薪酬競爭力,確保不會與私人市場相差太遠。他強調,現有機制不存在「追加」或「滾存」制度,只會每年按照香港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政府的財政狀況等六大因素,獨立考慮公務員薪酬調整事宜。

顧問料不會高於調查結果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相信,今年高層公務員的薪酬趨勢淨指標顯著低於去年的7.26%,是由於去年在新冠疫情下,如公司有較多盈利,可能選擇發放花紅予高層員工,因此拉高了薪酬數字。不過,今年在高利率下,尤其房地產市場及金融銀行的情況未必理想,高層的加薪幅度亦相對較低。她認為政府在財赤下,最終薪酬調整幅度應不會高於調查結果。

工會冀最終加幅有競爭力

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認同薪酬趨勢調查的數據客觀反映調查時的市況,但隨着社會復常,政府預計全年經濟約有3.5%至5.5%增長,加上公務員薪酬調整是資助機構及普羅打工仔的指標,期望最終的調整幅度有競爭力。

勞聯公務員行業委員會建議本年度公務員加薪幅度不低於5%,且應參照過往處理方法,將基層公務員的加薪幅度與中層公務員看齊,以拉近彼此待遇差距,提振公務員士氣。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公務員薪酬調整某程度上對勞動市場有帶頭的指標作用,期望行政會議在考慮調整幅度時,亦要考慮整個勞動市場的狀態,補充現行調查並無涵蓋中小企的缺失。

基層辛苦追通脹 「多一千幾百」唞啖氣

有人或者認為,公務員薪高糧準兼屬「鐵飯碗」,加薪多寡僅是錦上添花,但其實許多公務員仍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加上物價不斷上漲,即使中基公務員每月加薪一千幾百亦幫補不少。現為郵政署高級郵差的梁顯裕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現時一家五口包括三名分別年僅2歲至7歲的子女,他每月連同妻子收入逾5萬元,幸好居於新界公屋,租金開支可大大減省,但每月扣除基本開支後僅餘數千元,因此若按中層公務員的薪酬趨勢淨指標4.65%加幅,他也可獲加薪約1,400元,形容已是「很大的幫助」。

梁顯裕自1994年入職郵政署至今已近30年,現時在屯門郵務中心主要負責海外平郵包裹的工作。疫情期間他與許多公務員一樣,也做過抗疫工作,「當時我擔任駕駛職務,曾在疫症初期把從外國寄來的口罩郵包送到市民手中,亦曾協助衞生署向市民送遞隔離令,有時要與染疫者接觸,都有少許擔心會因而確診。但最重要是同心抗疫,尤其身為公務員更要作出貢獻。」

他認為,疫情間公務員凍薪或於去年劃一加薪2.5%也屬公道,但不少非長俸制公務員近年相繼離開政府,坦言確令公務員士氣受損。「沒法子,只希望隨着現時社會復常,加薪幅度可以多一點。」梁顯裕強調,尊重加薪機制,昨日公布的調查結果亦比他預期理想,希望政府至少按照薪酬趨勢淨指標的幅度加薪,同時亦為私人市場起帶頭作用。

康文署康樂助理員鄒國彬同樣於1994年展開公務員生涯,同樣也是中層薪級公務員,與太太月入合共逾7萬元,要供養兩名十幾歲及20歲的孩子及岳父母,每月開支至少5萬元。他說:「別以為每月有2萬元儲蓄,因為那只是最基本的開支,加上現時只是租屋企,我與太太仍希望儲錢置業。」他亦認為,今次調查結果比他預期略高,但他個人仍期望中基公務員最終可獲加薪5%至6%,「疫情下不少部門湧現離職潮,聽說現時牙醫的流失率高達30%,期望較理想的加幅可提高公務員士氣。」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