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有各種蜂類,巿民在戶外工作或郊遊時要小心被叮螫。香港文匯報綜合不同專家的意見,表示倘不幸遇到蜂群襲擊,不要驚慌及逃跑,應蹲下保護頭部,以免激發野蜂加強襲擊,倘已被螫,應盡快用鉗等工具拔出毒刺,以冰袋或者濕毛巾輕敷傷處以減輕腫痛,倘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應立即報警召喚救護車送院。
「虎頭蜂」築巢期對聲音敏感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副會長陳偉強認為,漁護署員工很可能是被俗稱「虎頭蜂」、「黑蜂」的胡蜂螫傷。「虎頭蜂」毒性強,被螫傷人士體質承受不了蜂毒時會引起很大反應,尤其是首次被蜂螫,身體反應更大。現在是「虎頭蜂」築巢期,牠們對聲音反應特別敏感,稍有噪音就會有攻擊行為,故市民行山郊遊時不要高談闊論、製造噪音觸發其反應,亦不要用行山杖到處觸碰,以免影響蜂或蛇棲息。
莫噴香水穿花衣 勿揮手驅蜂
有蟲害專家表示,虎頭蜂、黃蜂、胡蜂都會傷人,其中虎頭蜂體積大,殺傷力也大,為本港最惡的蜂蟲,中招會休克甚至死亡。虎頭蜂屬本港常見野蜂,體形倍於其他蜂蟲,身長可達兩節指節。由於其蜂針垂直,與一般蜜蜂彎針不同,螫人後尾針不會留於傷口內,若對蜂毒敏感,中螫者會感氣促頭暈,有的甚至死亡。
有本港的害蟲防治服務公司在網站介紹避免蜂螫的小貼士,包括不要塗香水及使用有香味過重的洗髮水等,亦不要穿着有鮮艷花朵圖案的衣服或使用顏色鮮艷的背包,以免招來蜂類。倘不幸遇上周遭有黃蜂,須保持冷靜,慢慢離開,切勿尖叫、揮動手臂拍打驅趕,這只會刺激蜂群施襲。
攀山專家鍾建民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倘遭蜂群襲擊,不要試圖逃跑,因蜂群飛得更快,最重要是蹲低身子,並盡量用衣服、帽、背包等保護自己頭部,待蜂群離開後才起身,「如果蹲下不動就會飛走,不要掙扎或打牠,因為愈打愈多。」
倘被螫傷,據害蟲防治公司在網站建議,可用冰袋或濕毛巾冷敷,若有呼吸困難、嘔吐、噁心、腹瀉、視線模糊、臉部或嘴部腫起、吞嚥困難等症狀,則顯示其過敏反應嚴重,應立即報警召喚救護車。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