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德爵士夫人跟何文匯教授在《世說論語》裏暢談中西文化的傳統價值觀。 作者供圖

陳復生

在疫情前,熱愛中國文化的前港督尤德爵士夫人,每年都會來港跟學生會面,並主持以其夫名義於1987年成立的《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頒發獎學金典禮。時任該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的何文匯博士,不但替我們的電視特輯《世說論語》題字,更邀請了尤德爵士夫人在特輯內,一起暢談中西文化的傳統價值觀。

尤德爵士夫人認為中國傳統價值觀對正義和仁慈等的看法,跟西方的傳統價值觀十分相似,都是古代哲學家的遺澤。好像守望相助、待人如己等想法,在社會裏早已根深蒂固。

何文匯教授非常認同尤德夫人的看法。他說:「當談到中國傳統價值觀,我們總會聯想到孔子,數千年以前的聖賢。我們往往將傳統價值觀看成古老的東西,但這些價值觀流傳至今,證明它們有時也是有時代感的。我們往往將西方價值觀視為現代,但兩者的精神大同小異。我們同情別人受苦、不殺人、守法紀,這些都是普世價值,超越古今。所以仔細想來,傳統價值觀和現代價值觀其實大同小異,包裝可能不同,但內在大同小異。」

兩者根本沒有太大分別。但在我們處於21世紀的今天而言,《論語》倡導的中國傳統價值觀,是否已過時?

尤德夫人回答:「我不敢認同。隨着社會迅速擴大,家庭對兒童的影響大不如前,教養孩子的路也不如以往。依我看,年輕人很有意識地互相幫助。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但整體上他們有互助精神,也就是仁愛之心,想做正確的事。試看當今香港的年輕人,不少都當義工幫助別人,讓我很佩服。跟他們閒聊時,我發現他們是多麼熱心幫助社會;他們身為較幸運的一群,因此希望回饋社會。」

完全同意尤德夫人的看法。正如何文匯教授提及的包裝問題,他認為這些價值觀因為是《論語》的主張而被視為過時,假如被有創意的人重新包裝,本質其實不變。譬如《論語》提倡仁義,做仁人君子有何不好呢?孔子亦說過純粹的仁者可欺。「仁」是需要智慧來調節的,智慧則透過學習而取得。這些都切實可行。我們不引用孔子的話也會這樣說,因此《論語》提倡仁義並不過時。

包裝很重要,希望有更多的創意人才一起參與推動,確保它們不顯得落伍。因為這些價值觀是永遠青春和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