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團結香港基金的報告指出,政府在房屋供應的達標路上並非沒有隱憂,要確保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供應達標,關鍵在於加快開拓「北部都會區」,提升土地交付效率,增加熟地供應儲備。報告指,「北都」將佔第二個5年公營房屋60%供應量;同時也關係私宅供應,若「北都」一切推展順利,本港2028至2032年年均私宅落成可達1.88萬伙。基金會建議,新界大規模城鎮化、精簡發展程序以及交通基建先行,當局都應持之以恒,繼續落實。

團結基金:先做好交通基建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建議,政府應以「基建先行」發展「北都」,過往新市鎮的首批入伙居民都被指是「開荒牛」,因為大型基建及交通配套未能及時落成。「北都」的規劃申請好多都在已有新發展區之外,如要盡量釋放這些土地的發展潛力,並且減少延誤,最重要是「基建先行」,做好交通基建。

解決土地佔用問題 消除風險

第二是要及早消除改劃地風險,處理「北都」原有佔用人。由於預料第二個5年期佔10年公屋供應中的三分之二,當中高達六成公屋將來自「北都」,而其中一半又屬於棕地群等分布較零散的改劃地。這類用地存在不少複雜佔用問題,可能在收地及土地清理過程中需要額外時間處理,包括重新安置原有佔用人,例如棕地作業者、居民、農民等。基金會建議當局提前制訂具針對性的重置及安置策略,提早讓原有佔用人接受搬遷,盡早移除相關延誤風險。

發展兼顧環保 需跨部門統籌

除了現時已知的項目之外,「北都」內還有不少正在進行規劃申請的私人發展項目。為了整全發展「北都」供應糧倉,釋發展潛力穩未來供應,還有待政府解決環保問題。「北都」大部分是濕地,亦有其他環境敏感地帶,要在發展同時顧及環保,取得平衡。另一方面,「北都」有好多不同的厭惡性設施,例如屠房、堆填區、污水處理廠等,與都會區發展並不匹配,搬遷或美化這些設施都是釋放「北都」土地的關鍵。

「北都」牽涉範圍廣泛,包括交通、排污、保育、環保、造地等不同部門,政府要有跨部門統籌,讓不同部門有統一的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推進項目,這些將是第二個5年期私宅落成量能否進一步提升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