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連續4年獲頒「領展大學生獎學金」的還有就讀中大心理學系四年級的蘇泳茵,她立志要以自身專業,讓社會各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微歧視」可能帶來的精神和心理傷害。因此她與同學設計一套為中學生而設的「微歧視」教育桌上遊戲,透過讓玩家輪流抽取不同人物角色及事件的卡片進行角色扮演,教導學生了解包括新來港人士和受性別定型困擾者等,於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微歧視」行為和挑戰,加強大眾意識相關言行可能帶來的傷害。
蘇泳茵介紹,「微歧視」是常見但不易察覺的細微侮辱言行,例如是針對別人的身材、外貌以至家庭背景等的輕蔑和侮辱,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對被侮辱者而言都不是所謂的「開玩笑」,而是會造成實質的精神和心理傷害。她於4年的大學生涯中,透過實習和參加不同活動探討都市人的心理健康,意識到認知偏誤與偏見,源於社會大眾給予的負面標籤,並有機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微歧視」的情況。
本身是新來港人士的蘇泳茵相信,教育對於認識和減少「微歧視」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她與同學設計名為「做個友情人」的教育桌上遊戲,目前已於不同中學進行推廣,讓中學生探討印在遊戲卡片上的不同句子是否存在「微歧視」成分,從而訓練和提高他們對「微歧視」的意識,希望可達到「代代相傳」的效果,傳揚給更多的人。
對於能夠連續4年獲頒領展獎學金,蘇泳茵感到十分高興,「對我們這些基層學生來說,獎學金使我能專注學業,敢於探索更多可能性,亦見證和肯定了我大學4年在學業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