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期望將來初創研發在香港取得專利後可直接在灣區各城市間行使。資料圖片
◆岑浩璋認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這些重要的創科基地,有助催化創科生態圈。資料圖片

盧煜明:初創產權可馳騁各城市 助科技公司增值 加快成果轉化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在發展創科除了要加大資金、土地和人力的投入,以及持續增強研究水平及成果轉化外,制度的創新、發展和完善也是持續推動完善本港創科生態圈不可或缺的一環。聚集香港頂尖科學家的香港科學院及香港青年科學院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就此提出多項建議,強調發展原授專利制度和保護知識產權對促進香港創科發展亦十分重要,期望初創研發將來在香港取得專利後,可直接在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間行使,以提升科技成果及公司的價值,並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

創科發展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環環相扣的生態圈,被譽為「無創產前檢測之父」的港科院盧煜明表示,要推動科創發展,除了推動「產學研」合作,發展原授專利制度和保護知識產權也十分重要。

他引述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在施政報告中提到,知識產權署會與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試點項目,讓香港的發明專利在特定的情況下,可在內地獲優先審查;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在未來兩年增加合共約1,000萬撥款予知識產權署,以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原授專利制度,促進香港的科創發展。

盧煜明期望,將來的初創研發在香港取得專利後,可以直接在大灣區各城市間行使,從而節省成本及時間,保障科研成果,亦可有效提升科技公司的價值,進一步加速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他指出,特區政府銳意循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方向發展本港創科,今年財政預算案便提出撥款60億元資助大學和科研機構設立生命健康科技主題研究院,相信這能有助匯聚人才,促進跨院校、機構和學科的合作。

除了政策的配合和投入資金外,盧煜明強調,人才是發展科創的重要資源,但香港目前缺乏懂得科學兼商業運作的人才,令不少科研成果落地有阻滯,因此特區政府在培養本地科創人才的同時,也要吸引專才來港發展。

《藍圖》「搶人才」拓科研優勢

他樂見政府積極推出各項爭取海外人才的「搶人才」措施,期望日後可以有更多海內外人才加入香港科技團隊,舉辦更多大型國際科學會議,加快香港科創發展。盧煜明強調,香港擁有不少創科優勢,包括有很多優秀學府,匯聚了科創人才,造就雄厚的科技基礎建設和科研實力,加上國際化程度高、科學合作方面亦十分自由,絕對是科研的「福地」,加上特區政府近年亦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包括於去年底推出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香港科創發展制訂了清晰目標,是創科發展路上的「領跑信號」。近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亦表明要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優勢,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等等。這種種措施顯示了特區政府發展創科的決心,相信有助完善創科生態圈。

岑浩璋冀「北都明嶼」建創科基地

青科院院長岑浩璋認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這些重要的創科基地,有助催化創科生態圈。他希望,特區政府可以善用於「北都區」成立「科研轉化中心」,協助香港的科研人員將研究成果落地轉化,並與內地公司合作,協助本港科研產業進入內地市場,助實現「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