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共批出14個項目,以4個來自中大最多。圖為中大校園。 資料圖片
◆ 路新慧(左)、任偉(右)
◆ 段麗婷(左)、趙家鋒(右)

首設新進學者補助金 中大牽頭4項目最多

為鼓勵本港各大學進行更多具創意及高質素的跨學科、跨院校研究項目,研究資助局近日公布最新2022/23年度「協作研究金」撥款結果,合共批出54個項目,涉款總額達2.87億元。為針對青年科學家的支援,本年度的研究金更首次增設「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共批出逾5,200萬元資助14個項目,當中4個由中文大學牽頭協調,為各大學中最多,涉及柔性光電器件、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保護、溫室氣體傳感器,及人工智能前列腺癌風險評估檢測等範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協作研究金」共分三項撥款資助,分別是「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協作研究設備補助金」及本年度新設的「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新設的「補助金」專門支持副教授級或以下的新進學者進行協作研究,增進經驗,以備將來競逐更具規模的大型協作撥款。

本年度「協作研究金」三類資助的54個研究項目中,16項由港大協調,資助額約8,274萬元;中大及科大各佔10項,每校獲資助約4,900萬元;城大和理大各有7項,分別獲資助約4,400萬元;浸大有4項目獲得資助,總額約1,700萬元。

首屆「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共批出14個項目,涉及醫療、氣候環境、芯片研究、光電器件等多個領域,以4個來自中大最多,其中物理系副教授路新慧獲得約417萬元資助,從事「基礎研究指導用於柔性光電器件的低維鈣鈦礦可擴展生長」項目;而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段麗婷獲資助進行「光保護視力:Trk信號的光遺傳學激活對眼部疾病中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神經保護」的研究;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副教授任偉,獲批研究「面向溫室氣體的下一代中紅外激光氣體傳感器」;外科學系副教授趙家鋒,獲資助推行「一個集合新型生物標誌物、先進影像和機械人輔助診斷優勢的人工智能前列腺癌風險評估及檢測計劃」。

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形容,結果顯示該校具備優秀的青年科研人才,令人鼓舞,校方將繼續支持青年科研人才,從事勇於創新的協作研究。

城大芯片項目獲470萬元資助

其他獲批項目方面,以城大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騁負責的「大規模集成鈮酸鋰光子類腦計算芯片」獲最高的470萬元資助金額。據了解,王騁早於2018年已開展「集成鈮酸鋰調製器芯片」的研究,對比傳統的調製器,該調製器的尺寸不但更小,而且能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數據,成本也更低,因此效率更高,此發明有助促進高速、低耗電和具備成本效益的通訊網絡以及量子光計算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