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就東九龍「高架捷運」興建進度約見運輸及物流局。東九龍「高架捷運」醞釀超過十年,目的為便利區內居民交通,疏導人流車流。政府應吸納各方建議,進一步完善規劃,做好與港鐵系統的接駁,發揮線路最大效益,帶動社區蓬勃發展。

政府早於2014年提出《鐵路發展策略》,擬興建東九龍「高架捷運」。如今提出的規劃較社會預期規模小,由寶達站途經秀茂坪、四順最終到彩虹東站,方案被認為有多個「硬傷」。

首先,路線前後缺乏良好接駁,寶達站後是「掘頭路」,彩虹東站與港鐵彩虹站也有逾100米步行距離。這樣設計不利於雙向循環,基本上在早晚高峰期的人流都是單向流動,上班時間是由寶達站向彩虹東站流動,落班時間則相反,很容易造成繁忙時段逼爆車廂,非繁忙時段則客流稀疏,經濟效益較差。解決方法是完善雙向接駁,除了彩虹東站與彩虹站的連接要設法做得更緊密之外,專家都認為,寶達站之後需要連接港鐵油塘、藍田或將軍澳站,形成一個循環,令東九龍居民可以雙方向流動,並提升「高架捷運」的使用率。

其次,雖然政府表示會進一步研究寶達站後的接駁系統,但東九龍線沿線地區已是成熟社區,居住了二三十萬居民。政府做交通規劃應有前瞻視野,顧及日後發展所需,不應留下一個「半桶水」項目。事實上,區內人口密集,安達臣道石礦場更會拓展成新發展區,提供近1萬個住宅單位,對鐵路的需求非常殷切。按現時計劃的「高架捷運」,每一列車只可以載客250至300名,恐難以應付日後的客流量及達到經濟效益。寶達站向東的連接,雖有相當技術難度,但也必須克服,以發揮線路的最大效益,而不應留待日後修修補補。

政府表示了解政黨及東九龍居民的憂慮,未來數月會繼續聽取地區居民及專業意見。確實,政府應把諮詢工作做得更仔細,充分考慮居民出行所需,做好配套服務。例如按照現行設計,不少居民會從彩虹東站轉乘至彩虹站,政府應該參考尖沙咀東站至尖沙咀站的方式加建隧道接駁,以便利居民轉乘及疏通人流。至於項目規模是否需要擴大,應否考慮延伸至慈雲山等地,政府應從居民的實際需要、路線設計難度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綜合考慮,拿出切實可行、盡量照顧各方的設計方案。